丹麦宣布了一项天价军购计划——要花580亿丹麦克朗,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649亿,就为了买八套防空系统。 花这钱不是为了买面子,是因为实打实感受到了危险。 国防部长亲自站出来说,这事迫在眉睫。 军方也跟着补充,当前欧洲安全形势让丹麦没法再拖。 他们以前根本没啥地面防空系统。 从2005年退役老装备后,就一直没再装备。 靠的基本上是北约空军和预警。 乌克兰战场打到现在,丹麦看清了。 空袭不是过去那种传统模式。 导弹、无人机混合着来,突防、饱和、欺骗都用上。 你没点自己的防空手段,就只能干看着。 丹麦这次选的是欧洲货。 远程系统敲定的是SAMP/T。 这个系统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发的。 欧洲多国在用,性能被乌克兰战场验证过。 拦截导弹、战术飞行器、巡航目标都行。 比起美国产的“爱国者”,这套系统灵活不少。 还有个重要原因,交货快。 美国订单一排队要等三五年,欧洲这边答应加急出货。 SAMP/T的运营商是Eurosam。 丹麦这次是第一次引入这款装备。 等于把防空底层重新搭建了一遍。 中程系统暂时没确定是哪种。 几个备选,一个是德国的IRIS-T SLM,一个是挪威的NASAMS,还有法国的VL MICA。 丹麦防务采购负责人说了,可能不只选一家。 多个供应商同时下单,就是为了抢时间。 先能用上,再慢慢整合。 每套系统都会部署四个单元。 一个单元就是一组雷达、控制车、导弹发射器。 打得远不算,反应速度还得快。 这不是摆拍,是实打实要能拦住飞来的家伙。 他们预计第一套系统年底就能到位。 优先部署在大城市附近和关键基础设施周边。 像首都哥本哈根、军用机场、能源设施,这些都是重点。 接下来几年会陆续接装完毕。 全部系统到位后,丹麦全境基本能覆盖。 这场采购是历史级别的。 官方直接称之为“史上最大国防投资”。 很多议会党派也都支持。 钱虽然花得多,但没人反对。 原因很简单,现在不是讲节约的时候。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打法已经说明问题。 空袭密集,攻击手段多样。 前线防不住,后方跟着吃苦。 丹麦虽然不是直接接壤国家,但地理位置敏感。 属于北约东翼,对波罗的海方向有战略意义。 如果真有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挡不住,下一站就可能是丹麦。 以前大家觉得安全是免费的,现在明白了,安全是花钱买的。 北约虽然是个大系统,但你要啥都指望美国,也不现实。 尤其是地面防空这种。 人家美国要保自己优先,丹麦再怎么亲密,也得排队。 这回干脆自掏腰包,全买回来。 防空体系不是一根筋。 这次购入的系统其实是多层防护。 SAMP/T打高打远,中程系统补空隙,配合老的雷达站和未来的预警系统,用网状结构拦截。 这才算真正有底气。 军方还说,以后可能还要加购近程系统。 更密集,覆盖低空,补住盲区。 因为无人机是个麻烦。 你不能拿几千万一套的SAMP/T去打几千块的商用无人机。 成本倒挂。 所以还得上激光、电磁炮、干扰器这一类装备。 一步步来。 有意思的是,这次选择放弃美国的“爱国者”,其实说明丹麦在安全上的“自主权”意识也在变。 过去但凡说防空,很多北约小国就是一句话:买爱国者。 这回没照搬。 理由很实在,交期慢、价格高、维护复杂。 欧洲系统便宜些,而且服务快。 何况这是实战驱动的需求,不是走过场。 这次计划从宣布到谈判到签约,速度极快。 能看出是提前沟通过,不是临时起意。 后续这些系统还会跟北约整合。 数据接入共享,预警网络打通。 但使用权握在丹麦手里。 说白了,就是谁来谁不来,我自己先得能扛一阵。 这几年,欧洲各国都在加大军费。 德国、瑞典、挪威、西班牙都在追加防空预算。 波兰甚至都开始自研部分模块。 丹麦这次花的钱虽然多,但按GDP算不算夸张。 就是一步补上二十年空白。 之前没花,现在一口气补齐。 不补不行。 所以这个决定背后,其实反映了整个欧洲的小国思维正在变。 以前靠美国,靠欧盟,现在知道还是得靠自己。 特别是在防务领域,不能等,不能拖。 丹麦这笔投资算是表态,也算是预案。 下一步可能是北约在北欧更大规模的系统协调。 这八套系统虽然多,但如果真有事,还远远不够。 得接着买,接着练,接着跟盟友联通。 关键时刻就看谁准备得早。 信息源: 新华社《丹麦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防空系统采购 拟购8套地面防空体系 总额580亿丹麦克朗》
麦丹政府宣布了!9月12号,丹麦毫无征兆地宣布了一项天价军购计划——要花58
【19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