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军工技术,却留下了一个遗憾!哪个国家对我国的军工启发最大,乌克兰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当年,我们几乎把乌克兰的军工都给“吃透”了,唯独留下了一个遗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90年代那会儿,苏联一解体,乌克兰就接手了一大堆军事工业的老底子。那时候的中国,正一门心思追赶技术,海军装备这块儿特别想有个大突破。 1995年,中国的技术专家头一回到乌克兰去瞧了瞧,一看那还没建完的瓦良格号航母,西方人笑话它是个“破铁皮盒子”。可谁承想,这艘连壳子都不完整的航母,后来竟然成了中国军工大发展的开端。面对动力系统怎么重新启动、钢材配方怎么破解这些难题,中国的工程师们愣是靠反向研究,一点点把航母的技术给掌握了。到了2012年,辽宁舰一服役,就说明中国已经把瓦良格的技术全给学透了,还因此造出了山东舰、福建舰这些自己的航母型号。 不过,要说最让人遗憾的,就是没能把乌克兰的图—160战略轰炸机给弄回来。那19架“白天鹅”要是能到中国手里,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就能上一个大台阶,可惜因为西方施压,这些轰炸机最后都被销毁了。但这个遗憾,也成了中国航空工业自己奋发图强的一个开始。从当初那艘破破烂烂的瓦良格号,到如今威风凛凛的辽宁舰,中国军工硬是花了二十年时间,把一堆废铁变成了海上钢铁防线。这过程里虽然有遗憾,但也让咱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搞创新的想法。说到底,关键技术还得靠自己研发才行。
为什么说中国要感谢的是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因为中国军工的崛起,离不开一个特别的国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