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女知青张菊芬恋爱,热恋时,男友苦苦哀求:把身子给他,他会负责,谁知,

月下影婆娑 2025-09-15 00:17:27

1970年,女知青张菊芬恋爱,热恋时,男友苦苦哀求:把身子给他,他会负责,谁知,没过多久,她怀孕了,男友转头抛弃她离开...... 1968年,无数城市青年背起行囊奔赴农村,这场波及1700万人的运动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上海姑娘张菊芬。 那时候,未婚先孕简直就是天大的耻辱,张菊芬的男友在得知她怀孕后,留下一句"我们不合适"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面对腹中日渐成形的生命,她既不敢告诉父母,又无法在上海继续生活,当得知有知青下乡的机会时,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在她看来,这或许是唯一能保全自己和孩子的选择。 北大荒的生活比张菊芬想象的还要艰苦,初到农村,她和其他知青一样,住在低矮的茅草房里,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还要时刻提防自己日益隆起的腹部被人发现。 为了掩盖腹部的变化,张菊芬总是穿着宽大的衣服,即使在盛夏的高温下也不例外,她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减少与其他知青的接触。 但随着月份的增大,她的秘密终究难以继续隐藏,消息一下子就传开,村里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有的甚至直接避开她。 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未婚先孕的女性往往被视为"不检点",遭受着无情的社会歧视,张菊芬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曾经友好的邻居开始对她避而远之,甚至有人当着她的面指指点点。 就在预产期临近时,张菊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拿出自己从上海带来的全部积蓄,二百元钱,托付给唯一信任的好友王中美,请她帮忙寻找一户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躲在废弃的窑洞里生产,没有医生,没有助产士,没有任何医疗条件,张菊芬凭借着惊人的毅力,独自一人完成了这场生死考验。 在王中美的帮助下,张菊芬找到了一户没有孩子的农家。那对夫妻结婚多年未能生育,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婴视若珍宝。 送走孩子后,张菊芬回到了知青点,不久后便设法回到了上海,她后来结婚生子,组建了新的家庭,但从未忘记留在北大荒的女儿。 从1972年开始,她定期往黑龙江汇款,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2003年她因癌症去世前,那些泛黄的汇款单,成为她对女儿无声的爱的见证,也成为日后张淑凤寻亲的重要线索。 2000年代初,随着《等着我》《你有一封信》等寻亲节目的兴起,无数离散多年的家庭得以团聚,在养父母的支持下,已经成年的张淑凤也踏上了寻找生母的旅程。 然而,当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线索时,等待她的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张菊芬已经因癌症去世。 在张菊芬的弟弟家中,张淑凤看到了母亲珍藏多年的照片和汇款单,那个锈迹斑斑的饼干盒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十年来的汇款存根,最后一张日期是2003年9月。 张菊芬和张淑凤的故事只是特殊历史时期无数分离家庭的缩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多少家庭被迫分离,多少亲情被无情割裂。 张菊芬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母爱都是最伟大的力量,即使是无声的爱,也能跨越时空的阻隔,温暖人心。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