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谭延闿母亲李氏去世。按照族规,侧室的灵柩不准从祠堂正门抬出。谭延闿勃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9-15 01:56:06

1916年,谭延闿母亲李氏去世。按照族规,侧室的灵柩不准从祠堂正门抬出。谭延闿勃然大怒,直接仰卧在母亲灵柩上,吼道:“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长沙,谭家大宅,气氛肃杀。 灵堂内外,琳琅满目,前来吊唁的皆是湖南军政两界的头面人物。 谭延闿身着重孝,跪在灵前,一言不发。 他的母亲李氏,原是父亲谭钟麟家中的一个丫鬟。 因为主母无子,她被纳为侧室,生下了谭延闿。 母凭子贵?不存在的。 在这个规矩大过天的深宅大院里,她一辈子都没能和自己的儿子同桌吃过一顿饭。 谭延闿从小就不能喊她“娘”,只能跟着众人,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姨”。 这声“姨”,像一根针,扎在谭延闿心里几十年。 他拼了命地读书,中进士,点翰林,就是想让母亲有朝一日能扬眉吐气。 谭延闿曾跪在父亲面前,恳求将母亲扶正,父亲摇头叹息:“祖宗的规矩,改不了。” 如今,母亲走了。 他想为母亲办一场风光大葬,让她的灵柩,从谭家祠堂的正门,堂堂正正地抬出去。 这是正室夫人才有的荣耀。 他觉得,凭自己今时今日的地位,这点要求,不算过分。 但谭氏家族的长老们,挡在了祠堂门口。 为首的族长,是他白发苍苍的叔公,拄着拐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铁:“延闿,你是谭家的长子,该懂得礼法。祖宗的规矩,不能在你手上破了。侧室不走中门,这是铁律!” 谭延闿双眼赤红,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母亲为谭家生儿育女,一生操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日她老人家走了,就让她从正门出去,风光一次,不行吗?” “不行!”叔公的拐杖重重地敲在地上,“规矩就是规矩!” 谭延闿笑了,笑声里满是悲凉和愤怒。 他看着那些冷漠的、以“规矩”为名的面孔,看着祠堂那扇紧闭的、仿佛永远无法逾越的正门。 他突然明白了。什么翰林,什么督军,在这些所谓的“祖宗规矩”面前,都一文不值。 谭延闿一生圆滑,处世玲珑,人送外号“水晶球”。 但这一刻,他不想再圆滑了。 突然,谭延闿猛地转身,走到母亲的灵柩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孝服,然后,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他纵身一跃,直挺挺地仰卧在了灵柩盖上。 他闭上双眼,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震彻庭院的嘶吼:“我谭延闿已死,来人,抬我出殡!” 整个谭家大宅,死一般的寂静。 族中长老们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最终,还是那位叔公,长叹一声,缓缓地挥了挥手:“开正门。” 沉重的祠堂正门,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 阳光照了进来,照在谭延闿苍白的脸上。 他没有动,依旧躺在母亲的灵柩上,用自己的身体,护送着母亲,走完了她这一生,最荣耀、也是最悲怆的一段路。

0 阅读:37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