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直言不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喜欢读莫言的人,可以去读浩然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9-15 02:34:39

有学者直言不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喜欢读莫言的人,可以去读浩然!”笔者认为,这番话暗合了两位作家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 —— 莫言的作品,恰似 “苦口良药” 与 “逆耳忠言”:他擅长以魔幻现实主义笔法剖开人性深处的复杂与幽暗,无论是《红高粱家族》中对战争与欲望的狂野书写,还是《丰乳肥臀》里对生命苦难与母性的极致刻画,往往用尖锐的叙事触碰现实痛点,让读者在震撼甚至不适感中反思人性与时代,这种 “直面真实” 的表达,对偏爱温和叙事的读者而言,难免显得 “逆耳”。 而浩然的创作,则更像 “温润的滋养”。他以《艳阳天》《金光大道》为代表的作品,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发展变迁,用质朴的语言刻画农民的奋斗与理想,充满对时代的热忱与对生活的乐观。其叙事风格平实亲切,情感表达直白温暖,更易让偏爱正能量、生活化叙事的读者产生共鸣。 事实上,这种 “选择建议” 并非否定某一方的价值,而是源于文学审美的多元性:莫言的 “苦” 与 “逆”,以深刻的批判性拓展了文学的思想深度;浩然的 “温” 与 “正”,则以时代性的记录留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印记。读者对二者的偏好差异,本质是对文学 “反思功能” 与 “滋养功能” 的不同侧重,而非文学价值的高低之分。 在当代文学的星空中,莫言以独特的创作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国内外文学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言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人性的复杂多面以及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而在莫言众多的文学佳作中,《红高粱》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这部创作于 1986 年的小说,一经问世便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叙事风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不仅征服了国内读者的心,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红高粱》的叙事方式独具匠心,莫言采用了多视角叙事和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在多视角叙事方面,小说既有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以一种宏观的角度向读者展现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和背景信息,让读者对故事的全貌有清晰的了解;又有第一人称的主观叙述,通过 “我” 的视角,以一种更为亲近、真实的方式,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 例如,在讲述余占鳌和九儿的爱情故事时,既从全知视角描述他们在高粱地里的相遇、野合等情节,展现出环境和氛围;又通过 “我” 对祖辈故事的探寻和想象,融入了 “我” 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这段爱情的热烈与传奇 。在叙事结构上,莫言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间顺序,使故事充满了跳跃感和神秘感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和丰富度,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疑问和期待,吸引读者深入探究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 在人物塑造上,《红高粱》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余占鳌,这位充满野性和叛逆精神的 “土匪英雄”,他的性格复杂多面 。他粗鲁、豪放,有着农民的质朴和狡黠,敢于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与九儿在高粱地里大胆相爱;同时,他又充满正义感和爱国情怀,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兄弟们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他的行为虽然有时冲动鲁莽,但却真实地展现了人性中最原始、最本真的一面 。 九儿,同样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女性形象 。她美丽、聪慧、勇敢,面对父亲将她嫁给麻风病人的不公命运,她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后,她从一个柔弱的女子成长为坚强、独立的女性,不仅能够独自撑起酒坊的生意,还在抗日斗争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她对余占鳌的爱热烈而执着,同时又有着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 。这些主要人物以及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如罗汉大爷等,都被莫言赋予了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鲜活、生动的文学世界 。 《红高粱》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主题内涵。作品对生命力的歌颂是其重要主题之一 。在莫言的笔下,红高粱象征着一种蓬勃向上、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那片广袤无垠、随风摇曳的高粱地,充满了原始的力量和生机,它见证了人物的成长、爱情的萌发以及生命的抗争 。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余占鳌、九儿,还是其他村民,都在这片高粱地上展现出了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这种对生命力的赞美,使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

0 阅读:5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