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印度尼西亚这回的操作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他们的旅游部居然公开说:巨港市(旧

士气沉沉 2025-09-15 09:46:01

[微风]印度尼西亚这回的操作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他们的旅游部居然公开说:巨港市(旧港)在明朝时是中国的海外飞地,还觉得特别荣幸! 这番话一出,立刻让人联想到那段尘封的历史。按照记载,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确实在旧港设立了“旧港宣慰司”,作为当时明朝在南洋地区的官方管理机构。 这可不是小事,它意味着中国曾在海外拥有实际控制的领土,而印尼旅游部如今主动提及,还带着自豪感,确实让人好奇背后的故事。 在明朝永乐三年,也就是1405年,明廷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设立了旧港宣慰司。这个地方可不是随便选的,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南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首任宣慰使施进卿,一位海外华商,在郑和舰队航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协助船队导航,还参与了平定海盗陈祖义的行动。陈祖义当时是南海一带的海盗头目,经常劫掠商船,施进卿凭借当地影响力,帮助郑和舰队一举将其剿灭。 之后,施进卿还派遣女婿前往明朝,拜见成祖皇帝,这显示了旧港与明朝的紧密联系。旧港宣慰司的设立,让明朝在海外有了稳固的据点,船队在这里休整、补充物资,为长途航行提供了保障。 想象一下,600多年前,中国的船只穿梭于这片海域,旧港就像一个海外基地,支撑着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这段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它背后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细节。 旧港作为飞地,其意义远不止于中转站。飞地这个概念,指的是与本土不接壤的领土,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 明朝的旧港宣慰司,正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海外飞地,甚至跨越赤道延伸到南半球。郑和船队多次在这里停靠,补充淡水和食物,修复船只,确保了航行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这加强了明朝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往来,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施进卿作为宣慰使,不仅管理当地事务,还促进了华人与原住民的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区。 但飞地的存在也带来挑战,比如如何维持远程控制,以及如何应对外部势力的觊觎。这些细节让历史更加生动,也让人思考:如今印尼旅游部重提此事,是否在暗示某种文化共鸣? 现代视角下,印尼旅游部的这一举动,与当前中印尼关系的升温不无关系。近年来,两国在旅游领域合作紧密,比如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在巴厘省召开旅游安全联席会议,印尼旅游部也推出创新举措,如利用移动定位数据优化游客体验。 旅游部长阿里夫·亚赫亚曾公开表示,印尼欢迎中国游客,视他们为重要伙伴。旧港的历史被重新提及,或许是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强调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 但这段历史并非没有争议,它涉及领土认同和文化传承,不同人可能有不同解读。你怎么看?印尼旅游部的这一操作,是单纯的历史致敬,还是另有深意?

0 阅读:0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