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 2023年夏天,全球半导体行业都盯着日本那纸出口管制令。7月23日起,日本经济产业省开始实施新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冲着中国来的。 《朝日新闻》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日本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技术限制。中国商务部早就表态,这会严重损害中日企业利益,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说起来这招可真够狠的,日本借着修改《外汇和外国贸易法》的名义,一下子把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纳入管制范围,从清洗设备到蚀刻机,从薄膜沉积设备到检测仪器,全都是芯片生产线上的关键家伙事儿。 他们嘴上说着"不针对特定国家",但实际上对中国企业搞起了逐案审批,这不明摆着给正常贸易设置障碍嘛。中国贸促会、机电商会和半导体行业协会都急了,联合发表声明反对,说这些设备明明大多是民用的,跟军事八竿子打不着。 最要命的是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垄断地位。就拿光刻胶来说,这玩意儿是芯片制造的"感光底片",没有它根本做不出集成电路。 全球70%到90%的光刻胶市场都被日本企业霸占着,尤其是高端的ArF和EUV光刻胶,日本占比超过90%。信越化学、东京应化这些日本公司,早就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把质量和纯度做到了极致。 反观我们自己,KrF光刻胶自给率还不到5%,12寸硅片用的ArF光刻胶更是没法大规模生产,几乎全靠进口。 这一刀下去,中国半导体企业顿时感觉疼了。2023年下半年,日本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额一下子掉了20%,中芯国际这些晶圆厂的采购计划全被打乱了。 要知道,当时国内正趁着全球芯片短缺赶紧扩产,中芯国际28纳米产能都到了每月1500万片,对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需求正旺。突然被断供,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那种焦虑只有业内人才懂。 好在日本留了个缓冲期,从3月公布修订案到7月正式实施,给了中国企业两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大家赶紧趁着最后窗口期加大进口,囤积关键材料和设备,总算没让生产线停转。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谁也不想天天担心被人掐脖子。 于是国内企业开始加速国产替代,上海新阳这些公司在光刻胶研发上拼命追赶,国家大基金也加大了对半导体材料产业的支持。 有意思的是,日本企业自己也未必舒坦。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突然限制出口,等于把嘴边的肥肉让了出去。 信越化学虽然嘴上说配合政府政策,背地里却悄悄在群马县建新厂扩产,生怕被中国企业彻底替代。 东京应化更是跑到韩国建厂,想在其他市场补回损失。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硬生生被政治因素搅和,最后谁都讨不到好。 现在回头看,日本这招虽然够狠,但也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成长。 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上不断优化,华为通过算法优化绕过高端芯片瓶颈,TCL中环、华海诚科这些企业通过并购快速提升技术。国产光刻胶虽然还没完全追上,但进步明显,自给率正在一点点提高。 说到底,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看似打了我们一刀,实际上也在伤害全球产业链。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说得好,中日在半导体领域本来是互补的,我们有巨大市场和应用场景,日本有设备和材料优势,合作才能共赢。要是真把这条路走窄了,最后恐怕谁都笑不出来。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9-15 10:42:50
0
阅读:753
刘建基
为什么当初中国不对日本断供稀有战略物资?!反过来卡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