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地瓜,表皮多光滑,今年收成错不了!”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香山镇永乐村的甘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围着刚出土的甘薯满脸笑意。眼下正是采收旺季,400亩甘薯田迎来大丰收,预计亩产可达5000斤,田间地头全是忙碌又热闹的景象。
新出土色泽鲜亮的甘薯。包哈达摄
走进甘薯种植基地,连片的甘薯藤蔓铺展成绿色“地毯”,大型采收机轰鸣着穿梭其间,一串串色泽鲜亮的甘薯被翻出泥土。近40名周边村民三五成群,手脚麻利地给甘薯去泥、分拣、装袋忙的不亦乐乎。
“从这块地的情况看,亩产量肯定能到五千斤,按一块三的回收价算,去掉四千一二的成本,一亩地能剩两千多元。”香山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李作鹏蹲在田埂上,拿起一颗甘薯掂了掂,语气里满是底气。
这份底气,来自“订单种植”的新模式。今年春天,村里和河北省邯郸市禾下土公司签了400亩种植协议,不仅引进了高产优质的甘薯品种,企业技术人员还从栽苗到收获全程指导,村民张国华就是受益者之一。
“以前种玉米,好年景一亩地最多赚小一千,差的时候还不到。今年种了36亩甘薯,光这一项就能多赚不少!”张国华边装袋边算着账,种地瓜的收入比种玉米翻了一倍多,她越说越开心。
大型机械在翻挖甘薯。包哈达摄
“这儿环境好、温差大,种出来的甘薯口感甜糯,再加上水源足、光照够,商品性和产量都特别好。”禾下土公司技术副总邹义杰蹲在田里查看甘薯品质,“目前收获的甘薯商品率能到95%以上,明年我们公司肯定要扩大种植面积!”
据了解,今年在香山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部分村民共同种植甘薯400亩。从春耕到秋收,基地还提供了1000余人次的就近务工岗位,预计每户种植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地里的甘薯越收越多,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乡村振兴的路子走得更稳了。(张珠海、佳佳、包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