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事促使年仅21岁的规培护士纵身一跃,刺痛了谁? 2024年12月27日,上海,21岁规培护士苏诗雨从19楼跳下,生命戛然而止,手机里那上百条求救信息,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每一个关注者的心 。 苏诗雨一家来自安徽,父母在上海菜市场经营猪肉摊,从90年代就开始为生活奔波。前些年,奶奶和父母接连生病,生意又被疫情冲击,一家人挤在出租屋,还背负债务。苏诗雨读护理大专时,白天上课,晚上兼职送外卖,甚至申请助学金,一心只为拥有一份稳定工作,帮家里撑起一片天。2024年7月,她终于如愿进入心仪医院的手术室,本以为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前奏。 上班首日,苏诗雨就被安排进手术间。此后的五个月,“压力大”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在聊天记录里出现了155次。每天配合20台手术,午饭被压缩到只有十分钟,连口水都不敢喝,就怕上厕所耽误工作。周考、月考一个接一个,科研任务也压得她喘不过气。稍有差错,便是严厉的训斥:手抖拆错医疗耗材、贴错患者眼睛标签、差点弄丢标本,每一次失误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她的心上。 11月,她被确诊为重度焦虑加中度抑郁。护士长虽答应转岗,流程却一直没推进。最后一次谈话,她急切希望立刻调去病房,得到的回复却是“休完假再说”。当天下午,她去宠物医院看仓鼠,那或许是她在重压下唯一的慰藉,可回来后,她却登上了医院顶楼,再也没有下来。 医院把责任归咎于她性格太要强,可家属翻出聊天记录,上面全是对加班多、考试频繁的抱怨,转岗申请也如石沉大海。同事也证实,她的心理状态早就出问题了。不禁让人想问,单位真的对员工的压力毫无察觉吗?转岗手续为何这么难办?如今年轻人找工作本就不易,入职后还要遭受这些挫折,这正常吗? 有网友觉得,院方对苏诗雨的心理状态关注太少,在她多次求救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也有人认为,当前的规培制度和工作强度,对新人太过严苛。 苏诗雨手机里那些发给朋友的抱怨,“我想辞职但不敢,家里指着我工资还债”“考不过就要被除名”“每天都在发抖”,每一句都戳人心窝。曾经那个承载着全家希望的稳定工作,最终却成了将她逼上绝路的刽子手 。 这起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企业应当把员工心理健康重视起来,建立有效的心理关怀机制;社会也需要为年轻人营造一个更包容、健康的发展环境,别让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青年护士困境 护理学博士 护士返聘困境 湖南规培护士
都说他把公司机密卖了,全网都在等他哭爹喊娘、发律师函。结果人家睡醒了,干了件所
【104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