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纥、韦纥到回纥,都是族名Oyghur的不同汉译。唐中叶,回纥向唐自请更改族名为回鹘,此后,回鹘的名称更常见于史籍。关于回纥改名的研究,历来争议不断。其中一个争议点是改名的具体时间,根据史料的不同记载,可分为宪宗元和四年说,德宗贞元四年说(又可分为七月说和十月说),德宗贞元五年说。据西安唐墓出土的“故回鹘葛啜王子墓志”证明,贞元十一年(795)之前,“回鹘”之名已取代“回纥”,成为正式名称。李宗俊进一步推断,唐朝在四年已允准改称,而回纥在次年已经改称。 另一争议点涉及“回鹘”族名的解释:一说“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杨圣敏认为这源于回鹘对翟鸟的图腾祖先崇拜。一说出自14世纪波斯史学家拉施特,他认为“畏兀儿(回鹘)”是突厥语,有“联合”“协助”的意思。
从袁纥、韦纥到回纥,都是族名Oyghur的不同汉译。唐中叶,回纥向唐自请更改族名
史迹解析者
2025-09-15 17:23: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