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就在飞行的途中,飞行员雷纳德一再暗示张学良,只要他下达命令,飞机可以马上掉头飞回西安。然而,张学良却视而不见,错过了一次逃出生天的绝好机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天中午,一架波音飞机降落在南京明故宫机场。蒋介石夫妇先走下飞机,跟着的是穿灰色大衣的张学良。 他脸色沉重,刚下飞机就被军警围住带走了。这个场面被《中央日报》记下来,登在第二天的头版上。 回想前一天下午4点的西安西关机场,张学良坚持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登机前,他把自己的配枪交给杨虎城的卫队营长宋文梅,说了句“此物暂存,待我归来”。 宋美龄后来回忆,飞机起飞时,她看着西安城慢慢变小,机舱里没人说话,气氛特别紧张。 飞机在洛阳停了一下,蒋介石让张学良给杨虎城发电报,要求释放被扣的陈诚等将领。第二天中午,飞机就到南京了。 张学良一下飞机就失去了自由,三天后,军事法庭判了他十年徒刑,后来虽然“特赦”,但还是改为“严加管束”。这一管就是54年,从南京到贵州,再从贵州到台湾,他再也没能真正自由。 有人觉得张学良太傻,明明有机会不走。飞行途中,他的美国飞行员雷纳德三次暗示可以返回西安:先说避开气流,又说油够用,最后骗他说发动机故障。但张学良都拒绝了,只要飞行员“别耍花样,飞稳当点”。 他为什么这么选?哥伦比亚大学存的张学良档案里,有份他当天发给东北军的电报。里面说,他以戴罪之身来南京,是为了维护领袖威望,希望大家以抗日大局为重。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了五年“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压力很大。苏联骂他是“叛徒”、“强盗”,国内舆论也不全支持。 如果那时他逃回西安,蒋介石可能撕毁停战协议,内战重新开始,让日本人得利。 张学良选择了用个人自由换国家团结抗日的机会,他走之前就写好了手令,安排万一出事后的指挥问题,说明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想过后果的。 被软禁的日子很长,在台湾新竹,他种菜养鸡,自称“鸡鸭司令”。眼睛看坏了,就戴老花镜读明史。赵四小姐一直陪着他,两人像普通老夫妻一样生活。 但望向东海时,他的眼神常发空,海的那边,是他再也回不去的东北老家。 一起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结局更惨,他被送到欧洲,回国后被捕,1949年在重庆和家人一起遇害。 飞行员雷纳德后来成了蒋介石的专机飞行员,他曾想替老东家张学良说情,但每次刚开口,蒋介石就岔开话题或沉下脸。雷纳德明白了,有些事个人改变不了。 1975年蒋介石去世,到死也没释放张学良,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张学良才获得相对自由。2001年,101岁的他在夏威夷去世,最终没能回到故乡。 历史已经定了,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给全民族抗战打下了基础。张学良付出的代价,是54年的自由。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解密:张学良到底为什么送蒋介石回南京?》 央视国际《西安事变70周年纪念》 中新网《张学良的政治绝笔:送蒋回南京却被判处10年徒刑》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就在飞行的途中,飞行员雷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9-15 18:11:22
0
阅读: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