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个馒头能猝死?还拒赔?”48岁潘先生吃馒头时突然倒地离世,家属拿着意外险(意外伤害险)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被一句“猝死免责”给堵了回来。这事乍一听,比电视剧还魔幻,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上海。
先理一理时间线:2023年11月,潘先生在家吃馒头,馒头还卡喉咙里呢,人就没了。急救记录、死亡证明都明明白白写着“猝死”。但家属早年给买的意外险,保险公司咬定“猝死不算意外”,还翻出潘先生既往病史,说他健康差,不符合合同里“猝死”定义(潜台词:你这是自身疾病,咱可不赔)。
但家属委屈啊:买保险时,销售把“意外”吹得天花乱坠,真出事了,保险公司拿“猝死免责”当盾牌,还翻旧病历找补。这前后态度的反差,像极了“投保时当祖宗,理赔时当孙子”的经典戏码。更扎心的是,意外险每年交着钱,保到2047年,结果因为“猝死”两个字,直接拒赔,换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好在法院介入后,调解让保险公司赔了2.8万。但这事余波未了:“猝死到底算不算意外?”“保险公司免责条款该不该更透明?”“买保险时销售避重就轻,消费者咋维权?” 现在很多人买保险,就怕“理赔时踩雷”,这起案例里,保险公司对“猝死”的定义抠得死,家属对“意外”的理解和合同条款又有偏差,说到底还是信息差在作怪。
要是你遇到这种事,会硬刚到底,还是接受调解?评论区唠唠,你觉得保险拒赔合理不?
“吃个馒头能猝死?还拒赔?”48岁潘先生吃馒头时突然倒地离世,家属拿着意外险(意外伤害险)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被一句“猝死免责”给堵了回来。这事乍一听,比电视剧还魔幻,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上海。 先理
锋哥爱生活
2025-09-15 21:45:44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