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盛世才曾向苏联提议,成立突厥斯坦苏维埃共和国,加盟苏联。由于当时

历史脑洞 2025-09-16 00:30:25

1941年1月,盛世才曾向苏联提议,成立突厥斯坦苏维埃共和国,加盟苏联。由于当时苏联正要与德国开战,需要中国的同盟,斯大林拒绝了这一提议。苏联与德国开战,损失惨重。盛世才转向中国国民党靠拢,决定与苏联和共产党断绝关系。 盛世才就是个乱世枭雄,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主义者。30年代的新疆,乱成一锅粥,各方势力你来我往。盛世才靠着苏联人的飞机大炮,才坐稳了“新疆王”的宝座。那几年,他把苏联当亲爹,新疆大小事务都听莫斯科的,连入党申请都递了好几次。 所以,他提出整个新疆加入苏联,其实是他投机逻辑的必然结果。在他看来,世界大战的乌云已经飘过来了,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自顾不暇,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彻底抱紧苏联这条大腿,把自己从一个代理人,变成“自己人”。 而且他这个提议,也不是凭空想象。苏联当时在中亚搞的“民族划界”,就是他的参考模板。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苏联解体后,中亚那五个“斯坦”国,还有高加索那边的各种冲突,根子都在苏联时期的加盟共和国制度。这话有一定道理。苏联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确实独特。它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大国分成几块,更像是把一堆本来就在闹独立的“小兄弟”重新攒成一个联盟。 十月革命后,沙俄帝国分崩离析,各地民族主义风起云涌。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这些地方都先后闹过独立。后来,是苏俄红军把这些地方又重新纳入了苏维埃体系。1922年苏联成立时,最初就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这四个平等的加盟共和国“合伙”组成的。 对于内部广袤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盘,比如中亚,苏联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原本一个笼统的“突厥斯坦”,被苏联的专家们拿着尺子和笔,按照民族、语言、历史,硬生生划成了五个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这划分看着挺科学,讲究“民族自决”,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叫一个乱。最典型的就是费尔干纳盆地。这地方是中亚最富庶的宝地,水源、良田、石油,啥都有。结果苏联一刀切下去,把这块盆地切给了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三个国家。地图上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飞地一大堆。 这么干的后果是什么?矛盾的种子就埋下了。在一个国家内部,这是行政区划,大家还能凑合过。可苏联一解体,这些线立马变成了国境线。邻村的亲戚,可能就成了外国人。灌溉的水源、过境的公路,全都成了国际争端。直到今天,这三个国家在费尔干纳盆地的边境冲突还时有发生。根据一些国际组织的最新数据,仅在过去几年,这里的边境小规模冲突就导致了数百人伤亡和数千人流离失所,成了中亚一个“流血的伤口”。 再看看2020年打得天昏地暗的纳卡冲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了那块飞地,几十年来反反复复。这笔账,根子上也得算到苏联时期的行政划界上。 所以,盛世才的“突厥斯坦苏维埃共和国”计划,完全是踩着苏联的鼓点来的。他觉得,既然中亚那几个“斯坦”都能加盟,我这情况差不多的新疆为啥不行? 可他算错了一点:国际形势。 1941年初,斯大林最头疼的不是中亚,而是西边。希特勒的德国已经横扫欧洲,下一个目标是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苏联需要一个稳定的东方,来全力应对西线的威胁。这个稳定的东方,关键就是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在艰苦卓绝地抗日。国民政府虽然和苏联意识形态不同,但在拖住日本这件事上,两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苏联通过《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给中国提供了大量飞机、坦克和军事顾问,就是为了让中国能顶住,把日本几百万大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怎么可能接受盛世才的提议?吞并新疆,等于公然肢解中国,会立刻把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推到对立面,甚至可能推向日本一边,形成一个反苏同盟。那苏联就得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噩梦。为了一个盛世才,冒这么大的战略风险,斯大林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一个稳定的、能拖住日本的中国,远比一个并入苏联的新疆更有价值。 于是,盛世才的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一溃千里,损失惨重。盛世才一看,哎呀,我这靠山好像要倒了。这位“新疆王”的投机本性再次暴露无遗。 他立刻180度大转弯,开始向重庆的国民政府示好,把以前抓的国民党要员放了,还把老婆孩子送到重庆当“人质”表忠心。然后,他开始大肆清洗新疆的共产党员和亲苏人士,之前被他奉为座上宾的苏联顾问和专家,一夜之间都成了“帝国主义间谍”。1943年,他甚至把中共派到新疆的干部,包括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都给杀害了。 他以为自己又赌对了。可他忘了,在真正的棋手面前,棋子永远是棋子。抗战胜利后,他失去了利用价值,国民政府一纸调令,就把他从新疆调离,他的“新疆王”之梦也就此终结。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