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美国突然宣布将在120天后撤销英特尔(大连)、三星(西安)、SK海力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9-16 11:49:09

8月30日,美国突然宣布将在120天后撤销英特尔(大连)、三星(西安)、SK海力士(无锡)的VEU授权,简单来说就是这三家半导体公司想购买美国芯片生产设备在我国生产芯片,需要跟美国进行申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美又开始拉筹码了。 说直白点,这VEU授权就相当于老美给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这张证,这些在华工厂想买美国设备造芯片,门儿都没有。 要知道这三家可不是小打小闹,光是一个三星西安工厂,就占着全球15%的NAND闪存产能,相当于每卖出六部手机,就有一部用的是这里产的存储芯片,三星自己四成的NAND产量都搁在这儿,当初可是砸了270亿美元真金白银建起来的。 SK海力士无锡工厂更不含糊,全球12%的DRAM内存都从这儿出货,要知道DRAM这东西就跟电脑手机的“短期记忆”似的,少了它连开机都费劲。 英特尔大连工厂虽然现在改名叫SK海力士了,但它每月能造出几十万片12英寸晶圆,占着SK海力士全球20%的NAND产能,这些芯片最后都变成了华为、小米的手机存储,甚至欧洲汽车厂商的车载系统。 不仅如此,这三家在华工厂周围还围着120多家配套企业,年产值上千亿,背后是数万家庭的饭碗,可不是说搬就能搬的。 老美这手操作,明着是要“拉筹码”,实则是给全球芯片供应链上了道紧箍咒。这套路其实不新鲜,2019年对付华为的时候就用过,先是断供芯片设计软件,再卡制造环节,最后连代工都不让做,硬生生把一个全球第三大芯片采购商逼到“无芯可用”的地步。 现在这套把戏用到了存储芯片上,本质上都是一个逻辑:只要你的产线里用了美国技术或设备,就得看老美的脸色。就像三星西安工厂里那些刻蚀机,印着美国应用材料的logo;SK海力士无锡厂房里的镜头,离不开德国蔡司的技术,但蔡司的设备里又有美国的激光部件,绕来绕去最后都得经过美国这道关。 最绝的是ASML那台光刻机,荷兰造的机器,就因为用了美国技术,想运进中国都得美国点头,SK海力士大连厂那台光刻机卡在海关,每天的仓储费都够买辆高配特斯拉了,这哪是卡设备,简直是卡脖子。 这事儿对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还记得去年SK海力士无锡工厂一场火灾,就让DRAM价格涨了19%,现在这三家同时被卡脖子,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怕是要坐火箭了。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占了54%的进口量,手机电脑厂商们估计已经开始算库存了。 更有意思的是,老美这招看似限制别人,其实自己的设备厂商也得跟着倒霉。ASML之前47%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现在被迫缩减到20%,最先倒霉的肯定是美国这些企业,就像应用材料、泛林,中国占全球34.4%的设备市场,放着这么大的蛋糕不能吃,股价怕是要跳水。 三星和SK海力士现在成了夹心饼干,一边是美国的禁令,一边是在中国砸的几百亿投资。三星西安工厂周围120多家配套企业,SK海力士无锡厂那三千员工,总不能说搬就搬。 他们也不是没试过反抗,就像当年华为搞“南泥湾计划”一样,SK海力士已经把图像传感器部门解散,让工程师改做AI存储器,想抱英伟达的大腿求生,但这哪是朝夕之功。反倒是长江存储这些国产厂商偷偷乐了,趁着这波限制赶紧扩产能,他们的232层闪存良率都爬到70%了,说不定这就是国产替代的机会。 说到底,老美这120天的期限,就是想逼这些企业把产能迁出中国,就像用绳子勒住全球供应链的脖子要好处。但芯片制造这东西不是搭积木,三星西安的厂房盖了十几年,SK海力士无锡的产线调试了无数次,哪能说挪就挪? 更何况中国市场就在这儿,54%的芯片都得从这儿消化,把工厂搬走了,难道让产品坐飞机跨太平洋来卖?恐怕最后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毕竟现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国大陆加台湾占了56%,老美再这么折腾下去,怕是要把自己的设备厂商逼得改卖菜刀了。这120天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但芯片产业的博弈,显然才刚刚进入新的回合。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