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不仅邻居知道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江苏连云港,一楼阿姨种的丝瓜,竟

拾九观人间 2025-09-16 13:45:29

这下出名了,不仅邻居知道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江苏连云港,一楼阿姨种的丝瓜,竟然一口气爬到了六楼,但却没有一人去破坏,甚至邻居们还帮忙打理,现在每家都能吃上新鲜丝瓜,楼上还隔三差五送丝瓜下楼,阿姨说:爬到哪家,哪家就自己摘着吃。   9月11日,江苏连云港,早晚已经带了点凉意,小区里的樟树开始飘下零星的黄叶。   可在某栋居民楼的外墙上,却有一片绿得发亮的藤蔓顺着管道蜿蜒而上,从一楼的小院一直绕到六楼的防盗网。   藤叶间垂着一个个圆滚滚的丝瓜,风一吹就轻轻晃,像挂在墙上的绿胖小子,路过的居民总忍不住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拍两张。   这可不是普通的藤蔓,是整栋楼的“共享宝贝”,藏着满当当的邻里热乎劲儿。   这藤蔓的主人,是住在一楼的张桂兰阿姨。   去年刚退休的她,总说“闲下来浑身不得劲”,开春的时候在小区菜市场看见有人卖丝瓜籽,想起老家院子里爬满架的丝瓜,就买了一小包。   “当时就蹲在小院的墙角,刨了几个巴掌大的坑,把籽撒进去,浇了点淘米水,想着能长几棵苗,夏天能挡挡太阳就行。”   张阿姨后来跟街坊聊天,还指着墙角的土说,那会儿连竹竿都没准备,没想到这丝瓜“后劲这么足”。   没过半个月,土里就冒出了嫩白的芽尖,慢慢舒展开变成带着绒毛的小叶。   张阿姨找物业要了几根旧竹竿,搭了个简易的架子,可藤蔓像是长了脚似的,顺着竹竿往上窜,不到一个月就翻过了二楼的窗台。   那天傍晚,二楼的王建军大哥下班回家,刚掏钥匙开门,就看见一片绿叶子从窗户缝里探进来,蹭得玻璃沙沙响。   他凑过去一看,藤蔓已经缠在了窗框上,叶片把半扇窗户都挡住了。   “要是别人,可能直接就剪了,可我看那藤上还顶着小花苞,怪可惜的。”   王大哥回屋找了根浅色的尼龙绳,特意选了不扎眼的颜色,怕影响楼外的样子。   小心翼翼地把藤蔓从窗框上解下来,顺着绳子往阳台外侧引,还特意留了点松度,怕勒坏了藤。   就这么着,藤蔓一路“通关”,三楼的李巧珍阿姨每天早上都要开窗晾衣服,某天看见窗沿上挂着串手指粗的小丝瓜,嫩得能掐出水。   她怕夜里刮风把藤吹断,翻出家里不用的旧围巾,拆成细细的棉线,踮着脚把藤轻轻绑在防盗网上。   “绑的时候特意绕开花苞,那小花黄灿灿的,掉了就结不了瓜了。”   李阿姨说,后来每次晾衣服,都要多瞅两眼藤蔓,看见叶子蔫了,就接桶水顺着防盗网往下浇。   藤蔓爬到五楼的时候,遇上了小两口陈阳和林晓。   这俩90后平时上班忙,可每天早上出门前,都会拎着装满水的矿泉水桶。   桶上还贴了张手写的“丝瓜专用”小纸条,给藤蔓浇浇水。   “之前总觉得住高楼跟邻居没啥交集,直到看见这藤,每天浇点水,就像多了个小牵挂。”   四楼的小伙子周凯下班回家,看见自家窗沿上的丝瓜已经长到半尺长,皮上的绒毛还软软的。   他摘了两根,没先回家,反而揣着丝瓜下了楼,敲开了张阿姨的门。   “阿姨,您看这丝瓜熟了,我摘了两根给您送过来,您尝尝鲜。”   周凯说着,还从兜里掏出一小罐辣椒酱,“这是我妈做的,配丝瓜炒蛋特香,您试试。”   张阿姨接过丝瓜,手都有点颤:“这孩子,你自己留着吃啊,爬到你家就是你的。”   可周凯摆摆手:“您种的,您先吃,我那还有呢。”   从那以后,摘丝瓜成了整栋楼的“日常乐事”。   谁家窗沿的丝瓜熟了,就摘下来,有的炒成菜,有的做成汤,总会多留两根给张阿姨送过去。   张阿姨也不闲着,收到丝瓜就蒸馒头,第二天早上挨家挨户送两个,说“就着丝瓜吃才香”。   小区群里原本安安静静,自从有了丝瓜,每天都热闹得很。   楼道里的气氛也变了,以前大家上下楼都是低着头走,现在碰见了,总会聊两句。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网上,有网友留言说:“这哪是种丝瓜,是种出了邻里情啊,羡慕这样的小区。”   还有人说:“我家小区连晒被子都要抢位置,更别说共享蔬菜了。”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特意上门,想把他们的故事做成宣传栏,张阿姨笑着摆手:“没啥好宣传的,就是大家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其实仔细想想,这丝瓜藤爬的不只是六楼的高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现在很多人住高楼,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小世界,忘了邻里之间还能有这样的热乎劲儿。   就像老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那根从一楼爬到六楼的丝瓜藤,不光结出了新鲜的丝瓜,更结出了最珍贵的邻里情。 信息来源:江南都市报2025-09-12发布:江苏,一楼阿姨在院子种丝瓜 藤蔓爬到了六楼楼顶 每家每户都能吃上纯天然无公害丝瓜,男子:一楼一根都没有 准备隔三差五给阿姨送过去一些

0 阅读:679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