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评论员邱毅:“倘若中国人民解放军踏上台湾的土地,台湾军队极有可能会选择避免正面冲突,直接缴械投降。” 邱毅指出台湾现行的四个月义务役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士兵们连基础战术动作都未能熟练掌握就匆匆退役。 2024年台军“汉光演习”中暴露的问题更为直观,模拟登陆的装甲车因驾驶员操作失误竟冲进民宅,这无疑是让人看笑话。 台军说着要强化,实际上只是政治上做做样子,买的都是人家退役的武器,训练没有一点实效,连士兵的基本保障都没有。 据台军内部统计,现役官兵中祖籍大陆者占比超过六成,许多人的家族祠堂至今仍供奉着大陆祖先的牌位。 2025年清明节,金门某守备部队集体默哀祭拜福建祖坟的事件被披露后,进一步印证了这种文化基因的不可割裂性。 有装甲旅中尉排长甚至在家族群聊中直言:“真要开打,我肯定带着兄弟调转炮口。” 虽说这句话是一个人说的,但很大程度上,也发出一些台军士兵的心里话。 台军的装备差强人意,美国虽持续对台军售,但交付的武器多为“阉割版”。 2024年运抵的M1A2T坦克拆除了关键信息系统,F-16V战机的数据链无法与美军兼容,这些都大大限制了其作战效能。 反观解放军,2025年8月公布的台海实弹演习画面显示,075型两栖攻击舰可搭载30架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无人机蜂群能实时传输战场态势。 这种技术鸿沟让台军退役将领私下承认:“我们的防空系统在解放军电子战面前,就像裸奔的婴儿。” 民进党当局的政治干预也在加剧台军困境,台军高层中“绿营嫡系”占比持续攀升,2025年晋升的23名少将中,17人具有民进党背景。 这种政治干预导致军事决策扭曲,例如为迎合“抗中保台”叙事,台军被迫在澎湖列岛部署老旧火炮,却将精锐部队龟缩在台北盆地。 更搞笑的是,2025年7月,赖清德当局推出的“全民防卫手册”,竟将“如何向解放军投降”列为重点章节。这种自相矛盾的举措,被邱毅解读为“未战先怯的官方认证”。 2025年9月,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撤离西太平洋后,台湾“国防部”紧急修订作战计划,将“坚持72小时”的目标下调为“拖延24小时”。 美国对台军售战略也从“进攻性武器”转向“防御性装备”。 日本智库分析认为,若解放军启动统一进程,美日联军至少需要72小时才能完成集结,而这段时间足够改变战局走向。 邱毅的预测揭示了残酷真相:当军事对抗失去正义性支撑,当装备代差形成绝对碾压,当士兵不知为何而战时,任何抵抗都将成为徒劳。 他的观点之所以引发震动,不仅因其挑战了“台军威武”的叙事,更因其戳中了民进党当局“倚外谋独”的虚妄本质。 两岸统一究竟需要多少代价? 邱毅用“缴械投降”的极端表述,或许正是为了唤醒更多人思考。在历史大势面前,任何逆流而动的挣扎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美国虽然持续打“台湾牌”,但其对台支持的本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清。 台湾对美国而言战略价值有限,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美国直接军事干预的可能性极低。 大陆方面已经释放了足够善意,希望台湾当局能够正视现实,放弃“台独”立场。当双方都能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台海和平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对于台湾同胞来说,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才是明智之举。大陆的发展为台湾提供了广阔空间,两岸同胞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如今统一台湾最大的阻力不是美国,也不是台独分子,而是另一邻国。九三大阅兵结束,洪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