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咋突然这么猛?孙传庭带明朝最后精锐都打不过,真相藏在老百姓的饭碗里。 孙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16 19:42:23

李自成咋突然这么猛?孙传庭带明朝最后精锐都打不过,真相藏在老百姓的饭碗里。 孙传庭当年带着明朝最后一支能打的兵出潼关,结果战死在郏县,而李自成前几年还被洪承畴打得只剩十八骑,怎么短短几年,就强到连孙传庭都扛不住了? 这事得从明末的天灾说起,崇祯年间,陕西连续五年大旱,地里长不出庄稼,老百姓吃树皮、观音土,饿死的人堆成山,卖儿卖女的到处都是,流民一下子多了上百万,这成了李自成的“兵源库”。 李自成早几年也败过好几次,被杨嗣昌围在车厢峡,差点饿死,被洪承畴追着打,最后只剩十八骑逃进商洛山,可他没放弃,反而摸清了老百姓的心思,大家要的不是打仗,是能活下去。 他后来喊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就是分田地给农民,不用交苛捐杂税,这话一喊,流民像潮水一样来投他,队伍从几千人涨到几十万,连河南的佃农、湖北的纤夫,都扛着锄头来参军,说“跟着闯王有饭吃”。 他还懂怎么拢住人心,专门设了“比饷镇抚司”,把地主、贪官的钱抢来,一部分分给士兵当粮饷,一部分发给穷苦百姓,士兵们不用饿肚子,打仗更卖命,老百姓得了好处,也愿意帮他探消息、送粮食。 孙传庭这边就难多了,他是明朝少有的能打将领,之前在陕西就收拾过农民军,可后来因为跟杨嗣昌不和,被崇祯关了三年监狱,等他出来,明朝的国库早空得能跑老鼠了。 他凑钱在陕西练兵,刚练了半年,崇祯就天天催他出战,圣旨一道接一道,说“再不出兵,李自成就要打西安了”,可他的兵连饭都没吃饱,有的士兵连盔甲都没有,拿着锄头就当武器。 《明史》里写,孙传庭出兵前,营里的士兵都在哭,有个老兵拉着他的袖子说“将军,我们还没吃饱,怎么跟李自成的兵打啊”,孙传庭只能抹眼泪,他知道没准备好,可皇命难违。 孙传庭出兵后,一开始还赢了几仗,把李自成的兵逼到郏县,可李自成早算好了,故意退到没粮的地方,还派人烧了孙传庭的粮道,孙传庭的兵饿了三天,别说打仗,连走路都没力气。 李自成趁机反击,大顺军拿着馒头边吃边打,明朝的兵看着眼馋,没打几下就散了,孙传庭骑着马想拦住,结果被大顺军围住,战死在乱军里,他一死,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就没了。 这之后,李自成没人能挡,他很快打下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还改了年号“永昌”,第二年春天,他带着几十万兵进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两百多年的明朝就这么亡了。 有人说,孙传庭是“明朝最后一根稻草”,要是崇祯能给她多半年时间,让他练好兵、备足粮,说不定能挡住李自成,可崇祯太急了,想靠一场胜仗挽回局面,结果把最后一点希望也弄丢了。 其实李自成能变强,不是他多会打仗,是他抓住了“民心”,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谁给他们一口饭、一块地,他们就跟谁走,而明朝恰恰忘了这点,只知道催兵打仗,却不管士兵和老百姓的死活。 这道理放到啥时候都管用,不管是打仗还是做事,要是忘了最根本的需求,再强的实力也撑不住,李自成和孙传庭的输赢,早就在“给老百姓饭碗”这件事上定了调。 信息来源来源《明史・李自成传》(中华书局2019年点校本)、《明史・孙传庭传》(中华书局2020年点校本)

0 阅读:58
自然解说甲一

自然解说甲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