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古代最能“逆袭”的人,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名字,大多是朱元璋。一个放牛娃,家里穷得叮当响,起点几乎贴地。最后居然能坐上皇帝宝座,开创大明江山。 但有意思的是,朱元璋能当上皇帝,不只是靠聪明和狠劲。他的运气,实在是好到离谱。有时候看他的人生,你会觉得他像是被天命选中的人。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这个地方地瘠民穷,元末动乱,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得要命。他家更是穷得揭不开锅,父母早逝,他还小就得出去要饭。能活下来,其实已经算命大。 1352年,天下乱得不成样子,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才算找到机会。 真正让他地位稳固下来的,是第二年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就是后来马皇后。她不仅贤惠,还很有眼光,帮朱元璋处理人脉关系,安抚军心,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换句话说,这门婚事直接让朱元璋多了一双强有力的手。后世很多人说,朱元璋能有今天,马皇后至少占了一半功劳,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1356年,朱元璋拿下集庆,把这个地方改名叫“应天府”,这等于给自己立了个根据地,慢慢往外扩张。这个节点,是他逆袭路上的第一个关键点。 到了这一步,朱元璋已经算是小有成就。但要和群雄争霸,但他的实力并没有绝对优势。元末天下三分,除了朱元璋,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论兵力,论财富,朱元璋都不算最强。可问题是,他偏偏在关键时刻,总能遇到对手掉链子。 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这一仗打了一个多月,是当时最大的一场水战,规模空前。陈友谅手下有六十万大军,水上作战经验丰富,战船一个个像楼一样高大。朱元璋这边不到二十万,船只虽灵活,但优势不明显。照理说,输的人该是朱元璋。 打到后来,朱元璋已经被围得很紧,差点就没命了。可就在这种生死关头,天命又来了。1363年8月30日,陈友谅在船上推开一个小窗,想观察战况。结果一支冷不丁的箭飞过来,正中脑袋,他当场毙命。 《明史》里记载:“友谅启窗窥敌,流矢贯颅死。”一个叱咤风云的大枭雄,居然死在这种小概率事件里,实在让人唏嘘。 陈友谅一死,他的军队立马群龙无首,乱成一锅粥。朱元璋趁机反攻,一口气打垮了对手,这一仗彻底改变了局势。 朱元璋事后也很清楚这是命运眷顾,在给将士的敕令里写道:“天助我也。”这是他崛起路上的第二个关键点。 陈友谅之后,还有一个劲敌,那就是张士诚。张士诚是盐商出身,后来起兵,占据了江南富庶之地,号称“吴王”。他弟弟张士信在军中威望极高,打仗不要命,堪称中流砥柱。没有这个弟弟,张士诚根本撑不起那么大的局面。 1367年,朱元璋大军围攻平江,就在关键时候,张士信坐在城楼上啃桃子,正好被火炮击中,当场身亡。可以说,他的死和陈友谅一样,既突然又窝囊。 张士信一死,张士诚的军队彻底没了骨架。短短几个月,朱元璋就拿下苏州。张士诚走投无路,最后自尽。朱元璋几乎没费多大代价,就吞并了整个江南。这是他逆袭中的第三个关键点。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正式建立明朝。他从放牛娃到皇帝的逆袭传奇,就此完成。 朱元璋能成功,既有自己的胆识,也有极好的运气。当然,光靠运气是不够的,朱元璋在治军上很有一套。他严格约束部队,不许抢劫百姓,这一点让他在乱世里赢得民心。 其他割据势力,打仗赢了,可百姓怨声载道。而朱元璋把百姓抓在手里,等于抓住了根本。 再加上他善于用人,像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些人都是他身边的重要帮手。朱元璋能放手让他们干事,同时又懂得制衡,让人不敢轻易造反。这些才是真正让他坐稳江山的能力。
要说中国古代最能“逆袭”的人,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名字,大多是朱元璋。一个放牛娃,
趣史談过去
2025-09-17 12:19:00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