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说句扎心的,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C919就没法干掉波音。 适航证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飞机安全的通行证,没它飞机就没法合法飞商业航线。欧美那边,FAA和EASA是老大,他们的标准全球都认。C919从2008年立项到现在,2022年9月拿到了中国民航局的型式合格证,紧接着12月首架交付给东航,2023年5月底开始商业运营。现在主要在中国飞,最近还扩展到香港航线。 但欧美认证呢?EASA在2025年4月底明确表态,2025年不可能认证,得再等3到6年,最快2028年起步,可能拖到2031年。 FAA那边更没动静,COMAC也没急着申请。话说回来,这不光是时间问题,还跟中美贸易摩擦挂钩。2025年5月美国搞出口管制,禁了发动机和零部件卖给中国,差点让C919生产卡壳,不过7月又解禁了,GE能继续供LEAP发动机。 但中国已经在推国产CJ-1000发动机,目标是让C919彻底自给自足。 要是欧美死活不给证,C919进欧美市场的门就关死了。欧美是高端航空市场,航司挑剔得很,没FAA或EASA证,谁敢买?买飞机不是买手机,出事就是大事。波音和空客靠这些证在全球横行,航司买了放心,保险费低,维修网点多。C919性能不错,座位156到168,油耗和噪音跟A320neo、737 MAX差不多,但重量重了点,效率稍低。 扎心的是,没证就没法直面竞争波音,短期内干掉波音的梦得搁浅。全球窄体机市场,波音和空客占了九成多,C919想分杯羹,先得过认证关。 不过,中国市场够大,能给C919喘息空间。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到中2020年代中期可能超美国。 2025年春运,民航运了9020万乘客,创纪录。 航空服务市场从2024年的230亿刀,到2043年可能翻三倍到610亿刀,增速5.1%。 中产阶级涨,签证松,交通增长快。波音预测,2025到2044,中国需要8000多架新飞机,其中窄体机最多。 C919订单已超1000架,主要来自国内航司,像东航、國航、南航。COMAC计划2025年产50架以上,2029年达150架/年。 靠国内订单,就能养活产业链,上千供应商受益,从材料到电子全覆盖。 新兴市场也是机会点。东南亚、非洲、南美航空在扩,价格敏感。C919报价比波音空客低两成,融资灵活。 AirAsia老板最近确认在谈买C919,目标是低成本航司。 越南正推认证,COMAC在努力说服。 非洲和南美国家跟中国经济绑紧,早可能试水。监管不像欧美严,注重实用。C919先从这些地方攒订单,积累经验,慢慢建口碑。 国产化是关键,早年C919部件多靠西方,发动机LEAP是CFM的,航电Honeywell和Collins。但现在国产率超60%,材料、电子、系统都在替进口。 “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高科技自给,航空是重点。出口管制虽耽误,但逼中国加速本土化。CJ-1000发动机在攻关,预计2030年前后成熟。 供应链稳了,生产就不怕卡脖子。即便欧美封锁,损失可控,继续迭代。 竞争方面,波音和空客积累深,波音靠北美,空客靠欧洲,本土航司信赖高。全球维修体系完善,备件物流快。C919缺这些,航司算账时,总成本高,包括飞行员培训、维护。短期想超波音空客,不现实。全球窄体机市场,空客45%、波音30%,C919在中国可能拿25%。 但长远看,机会有。波音最近闹安全事,737 MAX问题多,订单延误。空客也产能紧。中国航空增长快,COMAC能从外围蚕食。 话说回来,C919价值不止卖飞机,是整个产业升级。造一架牵扯万千部件,带动材料、制造、软件进步。即便没欧美证,通过国内和新兴市场练兵,技术会追上。EASA认证虽拖,但COMAC在推,欧盟峰会可能谈。 未来条件熟了,再进欧美,底气足。
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说句扎心的,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C91
诸葛利剑
2025-09-17 16:24: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