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撕下了最后遮羞布,不是对俄罗斯动真格,而是集体调转枪口对准中国。这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而是已经没有退路可退! 欧盟最近在酝酿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这已经是第19包了,大家都知道,从2022年俄乌事发开始,欧盟就层层加码,试图掐住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但这次不一样,焦点不光在俄罗斯身上,还延伸到第三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些继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简单说,欧盟考虑用二级制裁手段,惩罚那些帮助俄罗斯绕过禁令的企业。这事儿一出,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因为这不只是经济问题,还牵扯到大国博弈。欧盟官员们在讨论时,就提到要针对中国的一些独立炼油厂列入黑名单,理由是这些厂子在买俄油,帮助俄罗斯维持出口收入。说白了,俄罗斯石油出口没崩盘,很大程度上靠中国这样的买家撑着。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占了俄罗斯总出口的三成多,这让西方国家眼红。欧盟觉得,如果不堵住这个口子,对俄制裁就成了空谈。可问题是,欧盟自己还没彻底脱钩俄罗斯能源,天然气管道还连着,占比10%到20%,这不是双标是什么。一些东欧国家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还在享受进口豁免,短期内离不开俄气。欧盟高官在会议上承认,这么干有法律风险,因为WTO规则不允许单边报复,容易被起诉。德国和法国这些大国,最担心反噬,德国工业联合会评估过,如果对华二级制裁启动,欧盟汽车业直接损失至少210亿欧元,绿色转型得推迟3到5年。法国那边,企业也叫苦,高端技术出口受限,会打击供应链。总的看,欧盟内部意见不统一,西欧大国拉着,东欧小国推着,决策卡壳。 特朗普上台后,态度强硬得像换了个人。他8月份先对印度下手,加征25%关税,就是因为印度买俄油。现在轮到欧盟,他公开喊话,说只有欧洲彻底切断俄能源进口,美国才会配合加强全球压力。9月8日,他在公开场合直言,要欧盟加入二级制裁联盟,对继续买俄油的国家动手。他甚至提出交换条件:欧洲先动,美国跟上。这家伙的风格大家熟,贸易保护主义玩得溜,之前第一任期就这么干过。现在重返白宫,更来劲了。欧盟代表团飞去华盛顿谈,特朗普在会上强调,欧洲必须同步,否则别想美国帮忙。 结果呢,欧盟内部裂痕更大了。德国总理办公室私下表示,对中国二级制裁等于经济核弹,得慎重。法国那边也类似,担心中国反制会伤到奢侈品和航空业。特朗普这压力,让欧盟进退两难,顺从吧,经济遭殃;拒绝吧,怕丢掉美国安全伞。说到底,欧盟的困境是自己酿的,还用老一套思维处理新问题。世界变了,谁握资源和技术,谁就有话语权。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俄罗斯石油便宜又稳,对中国能源安全重要。欧盟这么一搅和,等于逼中国选边站。 中国这边,早有准备,不会坐以待毙。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态,国际贸易是主权权利,长臂管辖没法律依据。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正常商业行为,不针对第三方。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对非洲投资增长23%,新能源合作全面铺开,与东盟贸易额也稳升。这就是多元化策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如果欧盟真实施二级制裁,中国可能反击,限制稀土出口或对欧盟商品加税。过去几年,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积累经验,构建多层防御体系。专家分析,中国经济韧性强,内需大,出口多样,不会轻易崩盘。 反观欧盟,经济增长慢,能源转型卡壳,再加制裁,通胀可能反弹。德国作为欧盟火车头,依赖中国市场,汽车和机械出口占大头,一旦链条断,失业率升,社会压力大。法国农业和时尚业也得掂量。中国不挑事,但底线清晰,不会让步。欧盟如果跟风美国,结果很可能双输。全球供应链这么紧,制裁一国,波及全世界。印度那边也被特朗普盯上,石油进口受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总的来说,这场博弈考验各方智慧,谁先眨眼,谁吃亏。
欧盟终于撕下了最后遮羞布,不是对俄罗斯动真格,而是集体调转枪口对准中国。这不是中
诸葛利剑
2025-09-17 16:24:5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