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长卡拉斯确实不简单,她其实看穿了俄罗斯的用心,一旦美国和国际上承认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那么接下来,乌东四州,或者更多的领土,可能都会参照克里米亚来处置,所以,卡拉斯提醒乌克兰,绝对不能承认割地。 她的意思是,凡事只要有开头,就会慢慢成为常态,要理解卡拉斯的担心,得先回头看看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 当时俄罗斯先借着当地俄罗斯族占比高的由头,派部队把克里米亚给控了,然后搞了场所谓的“公投”,实打实的控制了这块地。 数据看着挺唬人,投票率说有83%,赞成并入俄罗斯的比例更是飙到96.77%,但稍微琢磨琢磨就知道不对劲:当时克里米亚的乌克兰族和鞑靼族不少人根本没去投票,国际上也没几个正经机构承认这场投票的合法性,联合国大会直接用100票赞成、11票反对、58票弃权的结果,明明白白认定这公投无效,不承认领土变更。 可俄罗斯不管这些,签个条约就把2.7万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亚划进了自家版图。这给后来的事儿埋了个大伏笔,相当于告诉所有人:只要我先把地占了,再走个“民意”过场,最后硬气点不认账,这地就成我的了。 果不其然,到了2022年冲突一升级,俄罗斯就把这套流程原封不动搬到了乌东四州。 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扎波罗热这四个州,一个个都搞起了“入俄公投”,投票数据更是离谱得没边儿:顿涅茨克说投票率99.23%、赞成率99.42%,卢甘斯克投票率98.42%、赞成率98.97%,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也差不多,都是接近100%的投票率和赞成率。 这数据假得连外行都能看出来,毕竟真要是民意所向,哪儿用得着投票站周围全是武装人员盯着?可普京不管这些,公投结果一出来,立马签字承认这四个州是俄罗斯领土。 这套路和克里米亚一模一样:先派部队实际控制,把当地的乌克兰政府机构清走,再组织一场“没人信但我认”的公投,最后用国家法令把领土吞下去——卡拉斯看得门儿清,这哪儿是“公投”,分明是“按流程抢地”。 卡拉斯真正担心的,其实是“先例变惯例”这事儿。领土这东西,一旦开了“用这种套路能拿走”的头,就没个停。 克里米亚是2.7万平方公里,乌东四州加起来差不多12万平方公里,比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加起来还大,这要是认了,下次俄罗斯会不会盯着敖德萨?毕竟敖德萨是乌克兰最大的港口,控制了那儿,俄罗斯在黑海的影响力能再上一个台阶。再往后,会不会又盯着哈尔科夫?那可是乌克兰的工业重镇,有坦克厂有兵工厂,拿下来对俄罗斯的军工补给大有好处。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那边似乎已经有了松口的迹象,特朗普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乌克兰应该考虑放弃部分领土换和平”,还说“美国没必要一直给乌克兰送武器,花那么多钱不值得”,甚至暗示“那些地方本来就有很多俄罗斯人,归俄罗斯也合理”。 这话听着是“劝和”,实际上是在给“领土交换”铺路。要知道,美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不管是武器还是资金,没了美国的支持,乌克兰想跟俄罗斯耗下去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要是美国真的松口,甚至主动劝乌克兰割地,那其他西方国家肯定会跟着动摇——毕竟很多欧洲国家本来就对援助乌克兰有意见,觉得自己的能源价格涨得厉害,经济也受影响,要是美国带了头,他们说不定立马就坡下驴,也开始劝乌克兰“认了吧”。 更要命的是安全问题,俄罗斯要是吞了乌东四州,势力范围直接推进到乌克兰中部,离波兰、罗马尼亚这些欧盟国家更近了,到时候俄罗斯的导弹、战机覆盖的范围更大,欧盟的安全压力得翻好几倍。 而且乌克兰是欧盟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国,尤其是玉米和小麦,乌东的赫尔松更是有“乌克兰粮仓”的说法,扎波罗热还有核电站,要是这些地方被俄罗斯控制,欧盟的粮食供应、能源安全都会被俄罗斯拿捏得更紧。 之前北溪管道被炸,欧盟的天然气价格涨得老百姓都快用不起暖气了,要是再让俄罗斯控制更多和能源、粮食相关的地方,欧盟在和俄罗斯的博弈里只会更被动——卡拉斯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她劝乌克兰不承认割地,表面上是维护“国际领土主权原则”,实际上也是在保欧盟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她比谁都懂。 所以她才急着站出来提醒乌克兰,千万别松口——毕竟一旦松了第一次,后面再想硬气起来,可就难了。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就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