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用毒气攻下高安城,74军军长王耀武看着满地的国军尸体悲痛欲绝,这时上级命令王耀武撤退的时候,王耀武坚决不从,他誓死要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这个故事的开头,不在 1941 年江西高安的漫天炮火里,而在一块扎进士兵脚底血肉的银元上。 1941 年 3 月,日军第 34 师团要拔掉南昌最后的屏障 —— 高安。 他们的战术简单粗暴:先用重炮轰开城墙豁口,跟着就把黄绿色的芥子毒气灌进战场。 守城的 74 军 51 师官兵压根没有像样的防毒工具,只能用湿毛巾捂嘴,可这根本不顶用。 毒雾飘到哪儿,哪儿就伸手不见五指,士兵们皮肤成片溃烂,窒息倒地,有的眼球都被活活烧化了。 军长王耀武亲临前线,眼前全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景象:一个连长到死还保持着射击姿势,另一个年轻士兵怀里,死死攥着块发霉的糠饼。 就在这时,罗卓英总司令的电话来了,命令他立刻撤退保存实力。这本是最符合军事逻辑的命令,可听在王耀武耳朵里,却比刺刀扎进肉里还要疼。 他对着电话咆哮 “弟兄们不能白死”,当场立下军令状,非要夺回高安不可。 他掰开个沾着泥和血的馒头,狠狠塞进嘴里,那一刻,情感彻底压过了理智,他要用最 “不理性” 的方式,清算这笔血债。 王耀武要组一支 600 人的敢死队,招募条件苛刻得让人揪心:只从野战医院的伤兵里挑,超过二十五岁的不要,家里独苗的不要。 出发前,他搬来 600 块银元和几大坛烈酒,告诉这些汉子:“这不是抚恤金,是悬赏,一颗鬼子脑袋值五十块。” 大部分人一言不发,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没人碰那些银元。有个弟兄只托师长给老娘带句话,说自己死得 “敞亮”。 唯有开封汉子陈大栓不一样,他默默拿走自己那份银元,塞进了鞋底,这是他对母亲的承诺,要让娘知道,自己没白吃家乡的馍。 夜幕一降,反击就开始了,敢死队员带着双倍弹药和手榴弹,像鬼魅似的摸进城里。 城外,张灵甫的 58 师早设好了埋伏,一枪就狙杀了日军联队长滨田。城里的战斗转眼就成了赤手空拳的死斗:炊事兵举着菜刀猛劈坦克履带,文书拿钢笔狠狠扎瞎了敌人的眼睛。 营长李石安肠子都被打了出来,他咬着牙用绑腿死死勒住伤口,愣是站着继续指挥,直到最后拉响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陈大栓腹部被刺刀捅了个透,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反口死死咬住鬼子的喉咙不放。 这场血战的高潮,是 300 多个高安百姓,他们自愿在身上绑满火药,从排污管道爬进城,用血肉之躯炸开了坚固的城门。 当青天白日旗在晨光中重新升起,人们在尸山血海里发现了王耀武,他的手和枪粘成一团,指挥刀刃也卷了。600 人的敢死队,最后只活下来 28 个。 后来,大伙在县衙旁发现了陈大栓的遗体,他手里还攥着那半块要留给母亲的银元。 王耀武的抗命,换来了个人晋升与 74 军 “抗日铁军” 的威名。这场仗,12000 名同胞伤亡,换来了 8000 名日军,包括一名将官的覆灭。 多年后,纪念馆里还陈列着那 600 块银元。它们冷冰冰地诉说着:有些代价,从来都是为了让后人能永远吃饱家乡的白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中国侨网——抗日名将王耀武】
1941年,日军用毒气攻下高安城,74军军长王耀武看着满地的国军尸体悲痛欲绝,这
春秋说史
2025-09-17 18:38:55
0
阅读:91
用户10xxx25
王耀武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