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年,张绣自杀身亡。曹操训斥曹丕说:“张绣是一员猛将,既然已经投降了,你又何

帝王八卦 2025-09-17 18:58:26

207年,张绣自杀身亡。曹操训斥曹丕说:“张绣是一员猛将,既然已经投降了,你又何必旧事重提?” 曹丕说:“老贼杀我兄,我深以为恨!” 十年前,曹操统领大军向宛城进发,目标是收服割据在此地的军阀张绣。 出发前,曹操满心以为这会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可令曹操意外的是,当曹军行进至清水岸边时,张绣的使者突然前来拜见,主动表达了归降的意愿。 对曹操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张绣所部纳入麾下,这样的好事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于是,曹操当即答应了张绣的归降请求,亲自前往宛城完成受降仪式。 在宛城期间,曹操得知张绣已故叔父张济的妻子邹氏美艳动人,便派人将她召来侍寝。 曹操这一行为,点燃了张绣心中的怒火。可曹操对张绣的情绪变化毫无察觉,反而又重金赏赐张绣的心腹将领胡车儿。 接连的刺激,让张绣后悔了当初归降的决定,他召来谋士贾诩商议。 在贾诩的出谋划策下,张绣先是以 “军队驻扎的地方地势低洼,一旦下雨就容易被洪水淹没” 为由,向曹操申请将营地迁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此时的曹操,正沉浸在和邹氏的温柔乡中,很痛快的就答应了。紧接着,张绣又以 “搬迁过程中车辆不够用,士兵携带铠甲行动不便” 为由,请求让士兵们穿着铠甲行军。曹操依旧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异常,再次爽快地答应了。按 计划就这样顺利推进着,一天夜里,张绣军突然发起了猛击,曹军营地陷入一片混乱。曹操在慌乱中匆忙起身逃跑,猛将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撤退,守在营地的大门处死战不退,最终战死。 曹操逃出营地后,他乘坐的战马又被箭矢射中,无法继续前行。危急关头,长子曹昂主动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自己则和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一起留下来阻挡追兵。最终,曹昂和曹安民都在乱军中战死,曹操才得以侥幸逃脱。 宛城之战后,曹操与张绣进入了长期的军事对抗状态,大小战事接连不断。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建安四年(公元 199 年)。 这一年是官渡之战的前夕,袁绍率领大军向南进发,对曹操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贾诩极力劝说张绣再次归降曹操。 尽管张绣心中对曹操仍有旧怨,但在贾诩的详细分析下,最终还是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再次向曹操表达归降的意愿。 张绣的第二次归降,对当时处于袁绍军事压力下的曹操来说,无疑是 “雪中送炭”。为了向天下人展示自己 “不计前嫌、广纳贤才” 的胸怀,曹操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他让自己的儿子曹均与张绣的女儿定下婚约,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双方的关系;还破格赐予张绣两千户的封邑 。 在此后的几年里,张绣始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然而,表面上的和平与合作,终究无法掩盖双方之间深藏的裂痕 , 曹操从来没有真正忘记宛城之战带来的伤痛,曹昂和典韦的死,始终是他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疤。 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曹操决定率领大军北征乌丸,张绣也按照命令随军出征。 可谁也没有想到,大军还没有抵达柳城,张绣就突然离奇死亡。 原来,此前曹丕曾经多次请求与张绣见面,等到终于见到张绣后,曹丕愤怒地斥责道:“你害死了我的兄长曹昂,还有脸在我们曹家谋取富贵吗?” 这番话让张绣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与不安之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曹家已经没有了容身之地,最终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曹丕又为什么敢公开斥责张绣呢?曹丕的行为背后,很可能得到了曹操的默许,甚至是暗中授意。 事实上,曹操从来没有真正原谅过张绣,只是之前迫于袁绍的压力,不得不暂时隐忍,以拉拢更多的势力支持自己;如今袁绍已经被消灭,中原地区再也没有能够与曹操抗衡的势力,曹操终于有机会 “清算旧账” 了。他借助曹丕的手除掉张绣,既报了自己的私仇,又不用背负 “因私怨报复” 的骂名。 不过,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宛城之战的主谋不仅仅是张绣,谋士贾诩才是策划这场突袭的关键人物。 可为什么张绣死后,贾诩不仅没有受到任何牵连,反而在曹魏阵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呢? 在之后的几年里,贾诩逐渐成为了曹魏集团的核心谋士之一,地位与荀彧、荀攸叔侄不相上下;甚至在曹操为立嗣问题(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争夺)犹豫不决时,曹操唯独征求了贾诩的意见,而贾诩的表态,最终直接决定了曹丕的储君之位。 曹丕篡汉称帝后,将贾诩封为太尉,让他达到了人臣的最高地位。这位曾经策划宛城突袭的谋士,最终以七十七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与张绣的悲惨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截然不同的待遇,不禁让人好奇:曹操父子为什么对贾诩如此宽容呢?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