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中国炮兵看到一架日军飞机,照旧就开炮射击,没想到一击即中,而被击落的

月鹿一鹿前进 2025-09-18 11:45:49

1942年,中国炮兵看到一架日军飞机,照旧就开炮射击,没想到一击即中,而被击落的飞机上,坐着一位千古罪人! 1942年12月18日,大别山地区晴空万里,天宇澄澈如镜。微风敛迹,悄无声息,整个天地似在这一刻陷入了某种静谧的沉思之中。 于国民革命军桂系王牌412团炮兵来说,这天本是极为平常的维护日。时光似波澜不惊的湖面,静谧而安谧,在他们的军事生涯里悄无声息地缓缓流逝。 这支在台儿庄战场上打出过赫赫威名的精锐部队,此刻正跟自己手头的家伙作斗争。 深山之中,湿气氤氲弥漫。在这潮湿的环境里,部分高射炮的炮身已悄然泛起锈迹,那锈色如岁月的痕迹,无声诉说着潮湿带来的侵蚀。 更为棘手的是那些炮弹,不少已然生出了霉斑。这锈迹斑驳且覆着霉点的炮弹,宛如埋藏的谜团,谁都难以断言它们是否还能正常打响。 为检验受潮弹药性能与刚修缮火炮状况,连队郑重向上级呈请,期望试射一发炮弹以获取实际效果,从而为后续行动提供可靠依据。 就在这时,一架日军飞机大摇大摆地从阵地上空低空飞过,机翼上膏药旗的标志看得一清二楚。在那个年代,仗着中国军队防空火力弱,这种嚣张的侦察是家常便饭。 说时迟那时快,阵地指挥官一声令下,一发谁都心里没底的炮弹就这么被推了出去。 谁也没想到,就这第一发,一发可能失效的“瑕疵品”,竟然不偏不倚地打中了!那架飞机拖着一股黑烟,一头栽进了旁边的山谷里。 阵地上一片欢腾,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撞了大运。 然而,这一炮真的只是运气吗?士兵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军长莫德宏,早已在这片天空中布下了一张大网。 他精准地判断出,这里是日军高层往返南京和武汉的必经之路,一条看不见的“空中走廊”。 莫德宏早便借助山地之利,于弥陀寺周边悄然布下三处高炮阵地。巧妙布局之下,恰似张开一张大网,构成了一个极具威慑力的口袋阵。 所以,当那架日机闯入时,它其实是自己跳进了陷阱。前线士兵凭着直觉和勇气扣动的扳机,正好落在了战略棋盘上那个等待已久的致命点上。 坠机现场,一个公文包的发现,才真正揭示了这一炮的千钧分量。包里装着一份日军的绝密计划——“五号作战计划”。 这份计划的目标,是要在1943年春天,兵分两路,北上掏掉延安,南下直扑重庆和成都,企图一举摧毁国共两党的指挥中枢。 飞机之上,有一人端坐其中。此人便是那恶毒计划的始作俑者——时任日本陆军第11军司令官的冢田攻。 从策划“七七事变”到制定登陆杭州湾导致上海失守的计划,再到亲自下令执行《攻克南京城纲要》,他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这一炮,不仅清算了这个刽子手沾满鲜血的历史罪责,更让他那个企图彻底终结中国抗战的末路蓝图,跟着他一起埋进了大别山。 一个沾满血债的恶魔,和他最恶毒的计划,就这样一同化为了泡影。 消息传回日本,天皇都为之震惊。为掩饰高级将领于空中被击落的奇耻大辱,日军选择对外欺瞒,宣称冢田攻“因病殉职”。 如此行径,不过是妄图粉饰败绩,却难掩其狼狈之态。这个谎言本身,就足以证明这次打击有多沉重。 接踵而至的,是日军丧心病狂的报复。他们如饿狼般凶残暴戾,妄图以疯狂行径来宣泄怒火、震慑反抗,将无尽的苦难强加于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 他们在安徽地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展开屠杀,超过五千人遇难。 在那辉煌胜利的耀眼光芒背后,隐匿着的是无比惨痛的代价。这胜利如璀璨烟火,却不知为其绽放,付出了多少难以言说的牺牲。 然而,日军的暴行没有吓倒中国人,反而让所有军民的怒火与决心燃烧到了顶点。 最终,那发受潮的炮弹,它的回响,早已超越了战场。它深刻地烙印在了一个民族的记忆里,淬炼出一种愈发坚决的抵抗意志。 这看似偶然的一击,实则是智慧、勇气与战略的完美结合。 信息来源:太湖先锋网:击落的飞机里有个日军大官,2009-10-12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