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潮汕人,为抗日捐出5个亿遭枪杀,15字遗言令人泪目 “我死不足惜,愿我中华,万年不灭。”——枪声响起前,他只留下这15个字,声音不高,却像钉子一样钉进在场每个人的耳膜。那年他48岁,身上一件旧绸衫,脚下一双开口布鞋,兜里却揣着能买下半个广州城的银票。5个亿,不是现钞,是他在暹罗、安南、香港、汕头四地跑船、开糖厂、做银号,一分一毛攒出来的家业。有人劝他留点给儿孙,他笑笑:“国都快没了,哪还有儿孙?” 不过他殉国时并非48岁,而是61岁。他留下的最后话语也略有不同,是“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或“我虽死,你们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蚁光炎从广东澄海一个父母双亡的贫苦孩子,17岁揣着借来的两枚银元背井离乡前往东南亚,在柬埔寨码头做过扛麻袋的苦力,吃的是霉米粥。后来到了泰国曼谷,从酱园杂工干起,凭着胆识和眼光,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航运王国“六顺公司”,后又敏锐地抓住机遇进入碾米业,成为南洋巨富。这位身家丰厚的商人,平日却习惯穿粗布衣服,蹲在码头边吃干饭,他坚信“钱从社会来,要还回去”。抗战爆发后,58岁的蚁光炎毅然站出来,领导泰国中华总商会抵制日货,他撕毁与日商的合同,调动自家船队支援滇缅公路运输,通过多种渠道为国内抗日前线捐款捐物,甚至动员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据估算,其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价值约合今天的5亿元人民币。这些举动使他成为日伪的眼中钉。1939年11月21日晚,蚁光炎在曼谷耀华力路遭枪手暗杀,身中数弹。他倒在血泊中,用最后的力气留下对祖国胜利的坚定信念。他的遇害激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巨大悲愤和抗日决心。历史叙述中,英雄的形象和事迹有时会在流传中凝聚和升华,细节或许因记忆和情感而微调,但蚁光炎先生炽热的爱国心与慷慨牺牲是真实而永恒的。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位潮汕人,为抗日捐出5个亿遭枪杀,15字遗言令人泪目 “我死不足惜,愿我中华,
海边观潮客
2025-09-18 14:44:25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