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历史,砥砺前行——铭记“九一八事变”94周年 9月18日,我们共同回望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不是偶然的冲突,而是日本蓄谋已久、妄图吞并中国的侵略开端。 彼时,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被迫撤退,东北大地迅速沦陷,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危急时刻,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英雄挺身而出,带领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在冰天雪地、缺衣少食的绝境中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用鲜血浇灌“不亡国”的信念,用生命捍卫中华儿女的骨气,为“十四年抗战”的壮阔史诗写下了悲壮而光辉的开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战持续了整整十四年,这段历史不容任何缩减与遗忘。 如今,时光已过去94年,但历史的烙印永远不该淡化。当下,个别年轻人因对历史了解不深,出现了淡忘、轻视抗战历史的现象,这更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从先烈的抗争中读懂家国大义,从民族的苦难中汲取奋进力量。 汪精卫作为近代中国臭名昭著的汉奸,在1938年公开投敌、组建伪政权,其卖国行径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与“九一八事变”后英勇抗敌的先烈形成鲜明对比,也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坚守民族气节、反对妥协投降,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底色。 强国之路从无坦途,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好每一步,才能不负过往、不负未来。 我觉得记“九一八”,不只是背日子、喊口号。得把细节弄清,比如东北抗联有多难、“十四年抗战”不是随便说的。平时多看看纪念馆、听老兵故事,比光说“勿忘”管用。把先烈那股劲用到现在,才不算白记这段历史。 各位读者怎么看待?欢迎到评论区讨论。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5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