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有几场战役(包括局部战斗)解放军打得异常艰难,赢得也最为困难。194

海边观潮客 2025-09-20 00:44:41

解放战争中,有几场战役(包括局部战斗)解放军打得异常艰难,赢得也最为困难。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以约27万兵力攻击总兵力达45万的国民党军,最终将张灵甫的整编74师围歼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山区。此战,华野伤亡约1.2万,歼敌3.2万,因为打得太惨烈,战后当地老百姓三年不敢上山。 孟良崮这种硬仗在解放战争里可不是个例。淮海战役那才叫血肉磨坊,国民党把黄百韬、黄维、杜聿明这些精锐兵团全押上了,美械装备火力猛得像铁桶。解放军啃碾庄、打双堆集,战士们在寒冬里靠挖壕沟逼近,肉搏冲锋,光歼灭黄百韬兵团就伤亡超6万人,创下单场战役伤亡最高纪录。整个淮海战役打下来解放军伤亡13万,比辽沈和平津战役加起来还多,真是用命填出来的胜利。 别说大城市攻坚战更折磨人。打济南时华野原本计划“助攻”的东路军因命令错写成“主攻”,部队士气炸了直接强攻,三进三出拼光外城防线,用炸药轰开城墙才啃下来,伤亡2.6万人。打上海更憋屈,为保护城市设施不敢用重炮,纯靠轻武器巷战推进,战士们成了街头活靶子,付出3万人伤亡才拿下。最惨烈的太原战役拖了半年,解放军伤亡4.5万人,比渡江战役还多,战场扫完连棵树都难找全。 批判角度看,这种“惨胜”背后藏着深层矛盾。解放军当时重武器稀缺,后勤靠人扛马拉,经常得用人数优势抵消火力劣势。国民党精锐部队像74师、新一军确实能打,但高层指挥混乱、派系内耗(如卫立煌被架空、傅作义被监视),最终耗光了精锐的家底。战略上我们赢了,战术代价却沉重至极——金门战役九千官兵因渡海准备不足全员牺牲,这种教训血一样深刻。 胜利从来不是诗,是撕破嗓子的呐喊和埋进土里的青春。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孟良崮山下的“三年不敢上山”,是战士睡马路、淋雨行军、用痰盂盛面条的坚持。他们用命赌来了新中国,但我们更该记住: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幸存者和历史长鸣的警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9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