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美国想借着哥伦比亚的地盘往委内瑞拉插脚,本以为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毕竟过去这么多年拉美一直被当成美国的“后院”,没想到哥伦比亚直接站出来横在中间,态度硬得像块石头:想借道打委内瑞拉?门儿都没有。 9月2日,美军在国际水域强行登船检查委内瑞拉渔船,扣押多名渔民的行为,彻底点燃了马杜罗政府的怒火——委内瑞拉空军随即派出战斗机低空掠过美军舰桥,全国进入战备状态。 美国的算盘打得精明:哥伦比亚自1903年独立以来,一直是美国在南美最稳固的军事支点。冷战时期,美国在哥伦比亚境内设有7处军事基地,甚至直接参与过打击反政府武装的行动,经济上,哥伦比亚80%的石油出口依赖美国市场,两国贸易额长期占据拉美对美贸易榜首。 但佩特罗政府近两年的转向,让华盛顿始料未及——2024年哥伦比亚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其最大进口来源国;2025年1月,当美国威胁加征关税时,佩特罗直接反制对美商品加税25%;7月,因怀疑美国策划政变,哥伦比亚更是召回了驻美大使。 这种转变在9月12日达到高潮。当美国试探性提出“借道哥伦比亚东部走廊”时,佩特罗的回应让五角大楼陷入沉默:“拉美各国的政治分歧不应成为分裂的理由,委内瑞拉的问题必须由委内瑞拉人民解决。” 更令美国难堪的是,哥伦比亚随后联合巴西、墨西哥、玻利维亚等12国发表联合声明,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预”。 这种团结并非偶然——近年来,南美国家联盟重启、拉共体强化区域合作,连曾被美国分化拉拢的阿根廷,都因与委内瑞拉的外交争端陷入孤立,反而促使左翼阵营加速抱团。 美国的困境,本质是拉美自主意识觉醒的缩影。从查韦斯时代推动石油国有化,到马杜罗政府顶住制裁维持政权,委内瑞拉用20年时间证明:美国“后院”的标签正在褪色。 2023年,美国曾通过承认瓜伊多为“临时总统”试图颠覆马杜罗,结果换来的是委内瑞拉与俄罗斯、中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2024年美国扣押马杜罗专机的行为,反而让拉美国家看清了“长臂管辖”的霸道本质。当哥伦比亚这个传统盟友都开始划清界限时,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已从“说一不二”退化为“讨价还价”。 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是资源控制权与地缘战略的碰撞。委内瑞拉探明石油储量达3040亿桶,位居全球第一,其奥里诺科重油带更是美国页岩油的重要替代资源,而加勒比海作为连接巴拿马运河与大西洋的战略通道,控制权直接关系到美国对拉美经济的掌控力。 但美国越是用军事威慑和制裁施压,越会激发拉美国家的逆反心理——正如佩特罗所说:“当南美洲发生外国入侵,任何南美人都不应支持。” 如今,加勒比海的浪涛依旧拍打着海岸,但区域力量的天平已悄然倾斜。哥伦比亚的强硬表态,不仅为委内瑞拉争取到喘息空间,更向世界宣告:拉美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后院”,而是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新力量。 当美国还在用冷战思维计算得失时,拉美国家已经用行动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外部大国的“保护”,而是靠区域团结与主权觉醒。 这场对峙会如何收场?美国是否会冒险升级军事行动?拉美国家的团结能持续多久?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伊朗对抗美国,完败!朝鲜对抗美国,完败!古巴对抗美国,完败!委内瑞拉对抗美国,完
【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