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霁云:被盛世才杀害的甘肃早期党员 在天水城南的小巷深处,曾住着一户普通人家。1

抱抱熊 2025-09-20 19:40:30

葛霁云:被盛世才杀害的甘肃早期党员 在天水城南的小巷深处,曾住着一户普通人家。1896年,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霁云”,寄望他如雨后初晴的天空般清澈高远。谁能想到,这个从陇原黄土中走出的孩子,会在半个世纪后,以生命为笔,在新疆的戈壁上写下壮烈的最后一页。 少年的火种 葛霁云自幼聪慧,却因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便考入省立第三中学。16岁那年,他辍学进入天水县邮政局做译电员。摩尔斯电码的滴滴声,不仅让他练就了敏锐的思维,也让他透过电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时,他已在北京交通大学读书。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李大钊——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悄悄植入了他的心田。从此,他不再只是关心铁路管理的学生,而是立志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者。 西北的播火者 1924年,葛霁云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与南汉宸等人在天津、北京秘密活动,将革命思想如春风般吹向西北大地。1925年初,他倡议成立“天水学会”,创办《新时代》季刊,把先进思想带回家乡。 在国民军邓宝珊部工作期间,他既是军官,又是地下党员。他用民政厅副厅长的身份掩护同志,为党组织输送经费,发动农民协会。1927年,当蒋介石背叛革命时,他在西安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守口如瓶,后经邓宝珊营救才脱险。 辗转与坚守 1928年春,他在河南唐县组织游击队,试图在中原大地上开辟一片红色根据地。然而,在白色恐怖下,他的努力一次次被镇压。1932年底,他来到兰州,继续在西北军和地方势力间周旋,为党争取同盟。 1933年秋,他被国民党通缉,被迫西走宁夏、新疆。在这些偏远地区,他依然秘密开展工作,将革命的星火在戈壁草原间传递。1936年,他被派往西班牙,参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异国的战火淬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信念。 最后的岁月 1939年,葛霁云回到祖国,被派往新疆工作。然而,此时的新疆督办盛世才已逐渐转向反共。在这片他曾寄予希望的土地上,他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1941年,盛世才下令逮捕共产党人。在狱中,葛霁云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他被秘密杀害,年仅45岁。他的遗体被草草掩埋在戈壁滩上,没有墓碑,没有葬礼,但他的精神却如天山雪水般,滋养着后人的心田。 永远的赤子 葛霁云的一生,是从黄土高原到戈壁沙漠的长征,是从青年学子到革命烈士的蜕变。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担当,用行动证明了陇原儿女的坚韧与忠诚。 今天,当我们走过天水的街巷,或许还能感受到那位青年译电员凝视远方的目光;当我们仰望新疆的星空,或许能看见一颗明亮的星辰,那是葛霁云——永远的陇原赤子,永远的革命火种。

0 阅读:22
抱抱熊

抱抱熊

抱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