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怎么都没想到,被禁入纽约的巴总统,在中方帮助下闪现联合国 美国拒发签证拦巴

沈言论世界 2025-09-21 13:43:22

美以怎么都没想到,被禁入纽约的巴总统,在中方帮助下闪现联合国 美国拒发签证拦巴总统参会,中国带头赞成联合国决议。145票通过视频参会,美以反对无效阿巴斯发声。   美国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东道国,本应遵循《联合国总部协定》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等国际法规,确保所有成员国及观察员国的代表能够顺利参会。   然而,美国竟以“程序技术性”为由,拒绝为阿巴斯及约80名巴勒斯坦官员发放签证。美方宣称,此举是因巴勒斯坦方面“支持恐怖主义”且“破坏和平前景”,其行径着实令人费解。这一行为被多国批评为将签证“武器化”,违反了美国作为东道国的国际义务。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表决后的发言中指出,美国长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奉行失衡立场,阻碍加沙停火努力,并袒护以色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耿爽的发言得到了多数成员国的认可,最终推动了决议的通过。   这一事件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视频参会。首先,它凸显了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孤立。投票结果显示,只有5个国家反对决议,6国弃权,而145国支持。   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多数成员不认可美国的做法,甚至美国的传统盟友如法国、西班牙等也公开批评美国。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直接表示美国的做法“不公平”,强调巴勒斯坦有权在国际论坛发声。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用“不可接受”来形容美国的行为,并呼吁撤销这一决定。此般孤立态势,深刻映射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折戟沉沙,亦清晰昭示着全球格局正稳步朝着多极化方向迈进,凸显国际秩序变革之必然趋势。   其次,该决议不仅在本次联大适用,更作出规定:未来一年间,若巴勒斯坦高级官员因签证障碍无法赴美,皆能够视频形式参与联合国相关会议。   这相当于为巴勒斯坦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国际发声渠道,削弱了美国利用签证手段施加政治压力的能力。   过去,美国曾多次用类似方式限制他国外交官参会,例如1988年拒绝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签证,导致联大会议移至日内瓦举行。但这次联合国以机制化方式解决了问题,避免了类似尴尬重演。   第三,中国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不仅带头赞成决议,还从国际法角度质疑美国的合法性。   耿爽大使强调,美国作为东道国必须平等对待所有主权国家,摒弃歧视性做法。中国的立场并非出于地缘政治算计,而是基于对国际规则和多边主义的坚守。   中国长期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主张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这次事件中,中国的介入不仅帮助了巴勒斯坦,也维护了联合国的权威和公平性。   总之,美国拒签巴总统反而促成其视频参会的事件,是一次外交上的“弄巧成拙”。此举不仅揭示了美国在相关事务中的孤立无援,更凸显出中国勇于担当的大国风范。同时,它为巴勒斯坦搭建起更为稳固的国际发声舞台,使其诉求能更好地被世界聆听。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国际政治中正义和多边主义终究会占上风,霸权行为越来越难以得逞。   未来,巴以问题可能会因这一事件加速向“两国方案”推进,而美国和以色列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 素材来源:145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中方发声 2025-09-20 19:25·环球时报

0 阅读:0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