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爽从镇长办公室冲出来。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她挺直脊背,走出青石镇政府的大门。
五分钟前,镇长马文昌手搭在她肩膀上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身衣服可以脏,但道理,不能脏。
1
此刻坐在去省城的车上,想到刚才发生的一切,吴爽仍然忍不住害怕的颤抖。
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梦想,她毕业后顺利考公上岸,选择回到家乡落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个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吹遍了这个小山村。
她报到还没两天,村委会那间略显破旧的办公室,就被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挤满了。人们围着她,七嘴八舌,话语里充满了期盼,但几乎所有的话题,最终都绕到了村头那条路上。
“吴书记,你可算回来了!你是咱村考出去的大学生,有见识,可得帮我们想想办法!”头发花白的李老伯拄着拐棍,声音激动,“就上个月,我雨天去镇上抓药,在那路上滑了一跤,这把老骨头差点摔散架,躺了半个月才好利索。”
旁边围着花头巾的王婶立刻接话:“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年前骑摩托拉山货出去卖,也是在那拐弯处滑倒了,一筐子山核桃全滚进了泥沟里,本钱都没捞回来!路不好,咱种点啥、养点啥都白搭,出不去啊!”
“娃娃们上学才遭罪呢,”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满脸愁容,“一下雨,路上全是泥汤子,深一脚浅一脚,娃的裤腿就没干爽过,摔得浑身是泥都是常事。”
“吴书记,咱要求不高,不敢想柏油路,能给修成一条能走拖拉机的砂石路,我们就烧高香了!”
“对!把路修通,咱村就有盼头了!”
……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质朴期望的脸,吴爽感触颇深。这条从落峡村通往青石镇的土路,她再熟悉不过,那是她小时候走了无数遍的上学路。几年过去,它还是老样子,甚至因为年久失修更加坑洼泥泞。乡亲们口中的“阎王路”,确确实实成了制约落峡村发展的命门。
送走乡亲们,吴爽立刻打开电脑,查阅最新的政策文件。很快,她眼睛一亮——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和政策都在向基层倾斜,落峡村的情况完全符合申报条件!
希望之火在她心中燃起。她连夜撰写了一份详实的修路申请报告,附上了她现场拍摄的泥泞道路照片和初步的村民意见统计。第二天一早,她便带着材料,满怀信心地来到了青石镇镇政府,敲开了镇长马文昌办公室的门。
马文昌五十岁上下的年纪,身材微胖,梳着油光水滑的分头,正端着茶杯看报纸。见吴爽进来,他放下报纸,脸上堆起油腻的的笑容:“哟,小吴书记来啦,快请坐。怎么样,在落峡村还适应吧?”
“谢谢马镇长关心,都适应。”吴爽开门见山,将手中的报告恭敬地递过去,“马镇长,这是我关于落峡村修建通村公路的申请报告。村里的路况实在太差了,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我查过了,我们现在完全符合国家‘四好农村路’的申报政策,希望镇里能予以支持,向上申报。”
马文昌接过报告,随意地翻看着,嘴里“嗯嗯啊啊”地应着:“想法是好的嘛,年轻人有干劲,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值得表扬。”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官腔立刻打了起来:“但是啊,小吴,你要理解镇里的难处。全镇十几个村,哪个村不想修路?镇里资金也紧张啊,项目要排队,要统筹规划。”
他用手指敲着报告:“而且,你们落峡村那地段,我清楚,山多地少,地质条件复杂,修路的成本比别处高出一大截。光是个路基处理,就够头疼的。难啊!”
“马镇长,困难我们可以克服……”吴爽试图据理力争。
“好了好了,报告先放我这。”马文昌不耐烦地打断她,随手将那份凝聚了吴爽和村民希望的报告,扔在了办公桌角落那堆积如山的文件堆最上面,“我看看,研究研究,等有机会上会讨论一下。你回去等消息吧。”
一次、两次、三次……接下来的日子里,吴爽又找了几次马文昌,每次得到的都是类似的推诿和借口。不是“正在研究”,就是“时机不成熟”,甚至后来连人都难见到。
这天,吴爽好不容易在办公室堵住了马文昌。这次,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马文昌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像之前那样直接打发她走,而是眯着眼,上下打量着吴爽。
吴爽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强忍着不适再次提起修路的事。
马文昌慢悠悠地站起身,踱步到吴爽身边,一股混合着烟味和油腻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凑得很近,肥厚的手掌“啪”地一下,重重拍在吴爽的肩膀上,力道之大,让她身子微微一晃。
“小吴啊,”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黏腻感,“修路是大事,急不得。不过嘛……事在人为,想办成也不是没有办法……”
他的手掌并没有立刻拿开,反而有意无意地捏了一下,眼神在她脖颈、胸口的位置猥琐地扫过,嘴角勾起一丝暧昧不明的笑:“就看你……懂不懂‘表现’了。只要你‘表现’得好,一切都好说,嗯?”
那眼神,那语气,以及那停留在肩膀上的触感,让她感到一阵恶心。
她向后撤了一步,甩开了马文昌的手,脸色煞白:“马镇长,请你放尊重些!”
马文昌收起那猥琐的笑脸,坐回了办公椅,恢复了那副官腔官调:“不识抬举!回去等着吧!”
吴爽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出了镇政府大楼。刚才发生的一切让她既害怕又恶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没有让她退缩。
她知道指望马文昌,是绝无可能了!
镇里不行,她就去市里!她不信,这天下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2
第二天吴爽坐上了最早一班前往市区的班车。颠簸了近三个小时,她终于站在了市交通局气派的大楼前。
吴爽满怀希望的走进了大楼。她先去了项目审批科,一位姓张的科长接待了她。听明来意,张科长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语气十分客气:“哦,青石镇落峡村的是吧?‘四好农村路’的政策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行,你们有积极性,这是好事。”
他翻看着吴爽带来的材料,频频点头:“路况确实比较差,村民的诉求也很实际。这样,材料先放在我这里,我们会按程序处理,需要的时候会联系镇里协调解决。”
吴爽心里稍稍一松,觉得看到了希望。她又跑了一趟市扶贫办,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情况已知悉,会按流程走,请相信组织。
一圈跑下来,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承诺,但至少没有被直接拒之门外。吴爽揣着几分不确定的安慰,踏上了返程的班车。看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市里那些干部的态度太“标准”了,标准的笑容,标准的话语,仿佛一套精心排练过的程序,挑不出错,却也感受不到任何温度。他们甚至没有对马镇长可能的刁难表现出丝毫惊讶。
这种怪异的感觉,在她回到落峡村的第二天,就被一个电话彻底证实了。
第二天上午,吴爽正在村委会整理资料,她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的,赫然是“马文昌”三个字。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马文昌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和蔼”:“小吴书记啊,在村里吗?”
“在的,马镇长,有什么事?”吴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哦,没什么大事。你昨天是不是去市里了?为了修路的事?”马文昌的语气像是在拉家常,但话里的内容却让吴爽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知道得这么快?
“是…是的。”吴爽承认道。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嘛!”马文昌呵呵一笑,“这样,你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你那个修路的事啊,有眉目了,我们当面谈谈,尽快把它落实下去。”
“有眉目了?”吴爽高兴的心跳加速,这份喜悦冲散了之前的疑虑。难道市里的反映真的起了作用?给马文昌施加了压力?她来不及细想,连忙应道:“好的,马镇长,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吴爽的心情瞬间阴转晴。她甚至有些自责,或许是自己太敏感,误会了马镇长?也许他之前只是工作方式有问题,现在上面发话了,他还是愿意办事的。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快步向镇政府赶去。
再次走进马文昌的办公室,吴爽脸上还带着一丝期待的笑容。马文昌正坐在办公桌后,见她进来,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站起身,顺手将办公室的门“咔哒”一声反锁了。
这一反常的举动,让吴爽的喜悦荡然无存,“马…马镇长,您说修路的事……”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声音有些发颤。
“修路?”马文昌收起脸上的笑容,逼近吴爽,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淫邪和狰狞,带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压迫感,“老子现在就想修修你!”
话音未落,他扑了上来,一双肥腻的手直接向吴爽的胸口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