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笑死。 一位新疆女生到广东珠海找朋友玩,朋友跟她说你来的正是时候,台风马上就要在广东登陆了。 她抱着两大提矿泉水、揣着鼓鼓囊囊的蜡烛包往朋友家赶,路过早餐店时还顺手抓了两袋面包,气喘吁吁地说“万一停水停电,这些够吃两天”。朋友打开门看见这阵仗,手里的粤式早茶都差点洒出来——桌上摆着整整齐齐的矿泉水,沙发角堆着蜡烛,充电宝插在插座上亮着绿灯,活像要应对什么紧急状况,而她自己正蹲在窗边,扒着玻璃紧张地盯着外面的天。 朋友没忍住笑,递过去一杯冰镇柠檬茶:“这台风才预警橙色,咱们这儿每年都来好几次,哪用这么大阵仗。”女生却把脸一板,点开手机里刷到的台风视频:“你看这个!树都被吹倒了,雨水漫到膝盖!”说着还把刚买的应急小电筒塞进口袋,仿佛下一秒就要面对狂风暴雨。朋友只好耐着性子解释,珠海的老房子都做过抗台风加固,小区提前会清理排水口,真到台风天,最多是刮点大风下点大雨,停水停电的情况少之又少,那些夸张的视频大多是极端台风才有的场面。 其实也难怪她紧张。在新疆长大的她,见惯了晴空万里和戈壁风沙,别说台风,连持续的暴雨都少见。来之前她特意查了“台风应对指南”,把“储备饮用水”“准备照明工具”这些条目挨个打勾,甚至偷偷把朋友家的窗户检查了三遍,学着网上的方法用胶带贴成“米”字,贴完手都粘乎乎的,却一脸“大功告成”的认真。朋友拍着她的肩膀调侃:“你这准备得比居委会大妈还周全,等会儿台风来了,咱们说不定还能煮个火锅看雨呢。” 等到傍晚台风真的登陆,窗外果然刮起大风,雨点噼里啪啦打在玻璃上。女生起初缩在沙发角落,紧紧攥着抱枕,可看着朋友淡定地洗水果、调电视节目,甚至笑着说“这风还算温柔的”,她也慢慢放松下来。后来两人真的煮了一锅热辣辣的火锅,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喝着冰镇饮料,女生突然笑了:“原来台风也没那么可怕,就是声势大了点。”朋友打趣她:“那你买的蜡烛岂不是白瞎了?”她挠挠头:“备着总没错,万一呢?” 这场景戳中了不少人——不同地域的人面对陌生自然现象的反应,藏着各自生活环境的印记。新疆的干燥让她对“风雨灾害”格外警惕,广东的湿热让朋友对台风习以为常,这种认知差异闹出的小乌龙,反倒成了旅途里最有意思的回忆。就像女生后来发的朋友圈:“第一次见台风,没遇到洪水断电,却收获了一顿火锅和满桌用不上的应急物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哈哈哈哈,笑死。 一位新疆女生到广东珠海找朋友玩,朋友跟她说你来的正是时候,台风
明星追踪器站
2025-09-23 11:56:28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