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16日,欧盟又对中国产品“动手”了——正式对咱们的PET

沫栀世界 2025-09-23 18:58:41

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16日,欧盟又对中国产品“动手”了——正式对咱们的PET纺粘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事儿是欧盟两家企业Freudenberg和Johns Manville在8月8日提的申请,现在进入官方程序了。 PET纺粘无纺布听起来专业,其实离日常生活并不远。这东西是医疗防护服、农业覆盖布、家具衬里的重要原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欧盟这么一搞,直接冲击我国纺织产业链。调查时间线摆明了针对性强——倾销调查期覆盖2024年7月到2025年6月,损害分析更是追溯到2022年初,明摆着要把疫情后阶段的中国出口优势当成“罪证”。 发起申诉的两家欧盟企业Freudenberg和Johns Manville都是工业巨头,尤其在汽车和建筑材料领域话语权很大。他们嘴上说中国产品低价冲击市场,背后其实是技术追赶带来的竞争压力。中国产的PET无纺布性价比高,产业链完整,欧洲本土企业顶不住,就搬出贸易保护工具来挡枪。 欧盟委员会计划7到8个月内出初裁,这段时间恰好覆盖欧洲议会关键议程期。贸易政策越来越被当成地缘博弈筹码,环保和公平贸易口号底下,藏着的是“去风险”战略的实际推进。别忘了,2024年欧盟就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现在又瞄准纺织原料,层层加码的节奏非常明显。 中国企业这次得警惕“累积评估”陷阱。欧盟喜欢把多个国家的进口影响叠加计算,很容易认定存在产业损害。应诉窗口期非常紧张,需要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举证价格和成本数据,证明不存在倾销。更聪明的方式是突出产品绿色属性——PET无纺布可回收性强,完全契合欧洲碳中和目标,打环保牌比纯价格抗辩更有效。 这场调查更深层的信号是欧盟产业政策转向。2025年新版《工业战略》即将出炉,传统制造业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中国企业得加快海外布局,考虑东南亚、北非产能转移,用全球化对冲单边贸易壁垒。毕竟欧盟市场占中国纺织出口份额近15%,丢不得也硬碰不得。 贸易战没有赢家,欧盟消费者最终得为高价商品买单。欧洲服装品牌已经叫苦连天,担心原材料成本上涨削弱竞争力。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北欧国家倾向于开放市场,南欧国家则更保护本土产业,这种分歧可能成为中国企业的突破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沫栀世界

沫栀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