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死前,把陈平叫到床前说:“你带着周勃去把樊哙给我杀掉,首级拿来给我看。”陈平一听吓得脸色发白,他不是害怕杀人,而是知道这一刀砍下去,不止砍的是樊哙,也可能是他自己。 刘邦打下江山不容易,从沛县小吏到皇帝,一路杀伐决断,功臣们跟着沾光,可也得随时提防被卸磨杀驴。樊哙这人,鸿门宴上提剑护主,荥阳突围背着刘邦杀出血路,封了舞阳侯,还娶了吕后的妹妹,成了吕氏外戚。陈平呢,机灵过人,早年投刘邦,帮着出谋划策,稳住了后方。周勃掌北军,稳如泰山,关键时候总能顶上。这仨人,本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可到头来,刘邦临死前偏偏要陈平周勃去宰樊哙。 前195年,刘邦讨伐英布回来,身体就垮了,又听说燕王卢绾反了,只能派樊哙带兵去平叛。樊哙一走,有人就给刘邦递了密信,说樊哙跟吕后串通好了,等刘邦一死,就带兵杀掉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扶吕氏上位。刘邦气坏了,病床上吐血,觉得樊哙这老兄弟变卦了,得赶紧除掉,以防吕后借势乱来。这时候的刘邦,疑心病重,之前韩信彭越那些功臣,不都说他亲手收拾了?樊哙虽是救命恩人,可外戚身份太敏感,吕后掌内廷,太子刘盈是她儿子,刘邦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早被吕后搅黄了。樊哙夹在中间,难免成靶子。 刘邦召陈平到床前,直截了当:你带周勃去军营,悄悄杀樊哙,把脑袋提回来给我看。陈平一听,腿都软了。他知道,这诏令表面杀樊哙,实则试探他俩的忠诚。要是真杀了,吕后那边哭闹起来,陈平和周勃就得掉脑袋;不杀,又违了圣旨,当场就完蛋。陈平聪明,找周勃商量,两人决定擒住樊哙,先押回长安,不急着下手,等着看风向。这步棋走得稳,樊哙军中威望高,士兵上千人,要是硬来,容易哗变。陈平带诏书去营里,樊哙一看不对劲,还想带他见刘邦对质,可周勃铁了心,绳子一甩,就把人绑了。樊哙叹气,没抵抗,坐上囚车。 押解的路走得慢,陈平和周勃算准了刘邦撑不了几天。果然,半道上消息传来,刘邦驾崩了。陈平松口气,赶紧放了樊哙,两人骑马赶回长安。吕后在灵堂坐着,冷眼瞧着陈平叩头求情:樊哙没反心,是陛下听信小人谗言,我们没敢真杀。吕后想想,樊哙是她妹夫,留着有用,就恢复了爵位和封地。这事儿一过,表面风平浪静,可吕氏势力更大了,陈平周勃保住了小命,也看清了朝堂的险恶。 回过头看,刘邦这道诏令,不是老糊涂,而是深意多多。他知道自己死后,吕后必掌权,戚夫人赵王难逃一劫,想借杀樊哙削吕氏羽翼,顺带提拔周勃掌军。可陈平他们阳奉阴违,保全了樊哙,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历史上,吕后专权后,封吕氏一堆王侯,朝政大乱。陈平周勃忍着,联合刘氏宗亲,诛灭吕党,拥立文帝刘恒,才稳住汉室江山。樊哙呢?吕后死后,他也跟着被杀,落得个身首异处。
1641年,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洵被李自成活捉,300多斤的朱常洵跪倒在地,请求免
【39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