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饿了。”云南昭通,一位老人自带一盒冷饭来到饭店,请求给点剩菜。店主一家

啊鲍的日记 2025-09-25 00:34:29

“这是真的饿了。”云南昭通,一位老人自带一盒冷饭来到饭店,请求给点剩菜。店主一家本以为是乞讨者或骗子,愣了好一会。结果老人突然拿出病历:“我真的没钱了,一天都没吃饭了。”男子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让老人坐在旁边等一会他去拿菜,可当菜端上来时,老人差点红了眼眶。 据江北融媒9月23日报道,那天傍晚,天色渐渐沉了下来,饭店里的客人已经散去,只剩下店主夫妇在前台哄着孩子。 就在这时,一个满脸风霜的老人走了进来。他的手里端着一个饭盒,里面装着冷掉的米饭。老人把饭盒轻轻放在桌上,带着些许为难和忐忑,用很小的声音说:“有没有剩菜,可以给我一点?”这一句话,让店主一家愣了愣。 面对突如其来的请求,店主其实心存疑虑,第一反应是老人可能和那些常见的乞讨者没有什么区别。 但紧接着,老人迅速从包里拿出几张证件:一份病历表、医院检查单,甚至还递上了自己的身份证。他指着手腕上的住院手环,强硬地补充了一句:“我不是骗子,我真的一天没吃饭了。” 这个时候店主才注意到,老人穿得单薄,表情里夹杂着一种疲惫的自尊。更让人动容的是,老人接着补充了一句,“我有个女儿,我是靠她的。可她得癌症没了,现在只剩我一个了。”这句话一出口,店主的心像被什么扎了一下。 得知老人的情况,店主没多说什么,对老人说了句“您先坐一会儿”,然后匆匆进厨房做饭去了。 他知道,老人身上没钱,冷饭可能已经是他唯一用来填饱肚子的食物。于是,店主特意炒了两个菜:一道回锅肉,一道青菜。他盘算着,这两道菜有荤有素,既便宜又能吃饱,对于饥饿了一天的老人来说,足以让他缓解疲惫。 很快,两道热气腾腾的菜端上了桌。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面对这份好意,老人却低着头,小声地请求说:“老板,我能不能带走?在你这里吃,我怕弄脏你的店。” 店主听着鼻头一酸。他知道老人有自尊,心里放不下那种觉得“打扰了人家”的包袱。也许,老人不愿面对别人的注目,也许他只是想带回去多留点给下一餐。 但最后,店主并没有强求,而是理解地拿了一个干净的打包盒,把菜装好递给他,并嘱咐了一句:“如果你看病期间没地方吃饭,随时过来吧,我每天管你两顿饭。” 老人一再道谢,许久不愿离去。临走前,店主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叮嘱:“别想太多,安心养病。” 从店主与老人的对话中能够感受到,这位老人已经是风霜满脸,经历了生活的重担。他告诉店主,自己的女儿早年患癌去世,家里没了依靠。 他住进医院,所有花销都得自己承担,完全没有剩下的钱去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老人的苦楚不只是填不饱肚子,更是一种生活孤立无援的无奈。 面对这样的老人,店主做出的决定并不伟大,却足够温暖。这份饭菜可能不值多少钱,但对于老人来说,却如同雪中送炭,温暖了他被苦难压弯的背脊。 这段温暖的故事随着店主在网上分享后,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一时间,关于“帮助与善意”的话题迅速火了起来。 有网友说:“要钱的也许是骗子,但要口饭吃的人,只可能是真的饿了。”这句话直戳泪点,因为老人自带饭盒,只是寻求一些“剩菜”,就足以证明他的艰难处境。 他既没有选择索取更多,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还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这种处事方式让人心酸不已。 还有网友指出,老人坚持带走饭菜,很可能只是希望能下一顿还能吃些剩菜,这种节俭更让人感受到岁月留下的脆弱感。“举手之劳,能帮就帮吧,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另一位网友这样说道。 也有不少网友对店主的善意点赞:“两盘菜不值多少钱,但这份善意却弥足珍贵。虽然我们生活并不富裕,但如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一定要去帮这样的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小小的举动,能温暖别人心里的多少难过。” 但店主的一句“吃饭来找我”,不仅给了老人填饱肚子的希望,更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支持。大多数人难以等到真正的“贵人相助”,但或许正因为有像店主这样愿意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才支撑着这个社会多一分温情,也让那些被生活击倒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日行走于忙碌中,可能早已渐渐忽略了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每一件小事,或许不足以改变现状,但当善意的举动不断汇聚时,却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希望。 不仅是这位店主,还有更多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中传递温暖。有人说:“帮助别人等于帮助我们自己。”这句话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实践。 当我们跟随善良的脚步,用行动守护人性最初的美好时,社会便会因我们每一个小的善意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话说面对这样的故事,您怎么看待善良?如果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您会选择伸出援手吗?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啊鲍的日记

啊鲍的日记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