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主厨都看重的食材上市,爱美食的你,最近有没有感受到翻牌子的快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吃海鲜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杭州大小饭店无论哪个菜系的主厨们,就再度面临怎么把海鲜做出自己风格的“命题作业”。于是,秋季菜单一别夏季的清淡,在宁波菜、舟山菜、台州菜、粤菜风味的加持之下,呈现出异常丰富的风味。今天分享的几家,就各有各的精彩,吃哪家都不会吃亏。

宁波菜为底,云贵香料加持

杭州中心四季酒店-中餐厅·颂

地址:中山北路493号杭州中心四季酒店8楼

颂的这一版菜单刚上,我就迫不及待冲过去,成为品尝东海师傅(指杭州中心四季酒店中餐厅行政总厨曾东海)新菜的首位美食记者。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颂的菜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东海师傅凭借深厚的烹饪功底,在宁波菜为底的框架之内,引进其他地方菜系的食材与做法,整个味型都更丰富了。

先来看海鲜,这一季东海师傅用馥郁的云贵香料来演绎时令的浙江海鲜。山椒油红焖舟山九节虾上来的时候,肥美的大虾被厚厚的“肉末”掩盖着,几乎看不清虾身的轮廓。咬开虾壳,虾肉迸发出咸、酸、辣复合的味道,但每一种味道之间又达成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抢谁的风头。

酸汤芙蓉蛋·花胶·手拆白蟹的视觉效果喜人,是名副其实的漂亮菜。大白蟹经手拆后只取雪白的蟹肉,与半透明的花胶一起铺陈于金黄色的蒸蛋表面,再缀以绿色菜叶,其实蟹肉和花胶仍保留着清淡,酸汤的味道主要融于蒸蛋,值得回味。

石奶家烧慈溪红菱米里的石奶是舟山人对海葵的叫法,我那天说“这个口感有点像沙蒜”,嗯,不好意思,沙蒜也是一种海葵。家烧是典型的台州海鲜做法,一起烧的不只有红菱,还有荸荠,所以石奶的韧、红菱的软与荸荠的脆交织于一起,满满的浙江味道。

几个海鲜都浓墨重彩,作为主食的沙葱黑椒鳗鱼焖饭也在视觉上延续了这种画风。沙葱与黑胡椒辛香扑鼻,鳗鱼柔润,难得的是厨师没有过分追求米饭的“锅巴效果”,使得米饭软硬适中,水分与油分也同样达到恰到好处的均衡状态。

作为多彩菜单的“留白”,汤品杏仁白果炖肚尖带来秋天的醇厚,还有点缀了桂花的甜品,二者互为呼应,故事完整了。

舟山菜的影子,食材不断升级

大唐海鲜(涌金广场店)

地址:延安南路135号涌金广场一楼

只要提到当季大白蟹,很多梭子蟹爱好者就会想到大唐海鲜的招牌菜“大唐央视倒立蟹”,当然他们家好吃的海鲜还有很多。

认识唐总这么多年,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对优质食材有执念,“舌尖上的生死恋”其实就是新鲜鳓鱼蒸鳓鲞,这个是老菜,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鳓鲞,品质明显提升了,鲞的咸香更霸道,霉烂的口感也加剧,就此更衬托出新鲜鳓鱼的清新。

同时他对自家经典菜的不断提升也有要求,像海肠捞饭已经是第八版了。从配料上看,这一版主要加入海参,吃的时候只觉得又高级了几分。同时水分比应该也做了调整,总之这个饭保持着历久弥新的节奏。

倒立蟹屹立不倒,新增的“片儿川大白蟹”则是用了杭州面馆里屹立不倒的片儿片面汤,借雪菜、蘑菇、肉片与笋的综合之力,为蟹肉添了更多的杭州气质。

辣烧东海水潺借鉴川菜中沸腾鱼的做法,只是辣椒的作用更多的是配色,辣味没那么明显。

对了,还是要提醒一下,如果点了倒立蟹,啃完了蟹腿,蒸蟹的汤可别浪费,拿去蒸蛋,加几片紫菜,绝了。

台州菜,奢华起来也不手软

向东海·台州菜·小海鲜(来福士店)

地址:来福士中心L4层35号

为了考察最近很受欢迎的一家台州菜,那天我拉上两位台州籍(一个来自天台,一个来自三门)的摄影大哥一起去吃饭。

这顿饭的意义在于,这两位摄影大哥由一个食饼筒的配料,猜出老板是天台人,因为食饼筒在台州有很多叫法,饺饼筒、麦饼筒、麦油脂、麦焦、席饼、锡饼……配料也不尽相同,像三门的麦焦,里面是要放海鲜的。

其实台州菜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沙蒜豆面,然而吃过那么多次,始终get不到它的好,可能还是难以接受沙蒜的土腥感。只有这一次,真正吃出好来,配料与调料弱化了沙蒜的缺点,优化了它的口感。

而黄鱼佛跳墙颠覆了我对台州菜的固有印象,不是浅淡的白灼、清蒸或家烧,而是浓油赤酱的模样,配上非常豪华的海鲜阵容:黄鱼、海参、花胶、鲍鱼。半汤状态,胶质充沛,直击我胃。

大爱他们的红烧肉,已经贴心地配好了米饭,肉汁默默地渗透到米饭里。

潮汕菜,坚持经典的模样

东富酒家(湘湖越界店)

地址:越王路2077号外街B1-1

如果要在杭州说哪些餐厅有当下时髦的“老钱风”,那么东富酒家肯定榜上有名。他们家主打传统的潮汕菜,海鲜也是正统粤菜模样。

冷菜中有经典的潮式冻大红花蟹,这也是潮汕“打冷”食法的代表作,打冷是指将蒸熟的蟹冷却后再吃,丰润蟹肉的天然海洋味道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鲜甜清凉。

炭烧深海潮州大响螺很有大家风范,本身响螺要长到一斤八两这个规格起码要十年,烹饪前要先对取出来的螺肉腌制一番,螺肉也是事先煮熟后再放回螺壳,这样堂做时就是喷酒、点火、炭烤的表演了。厨师准备了两种蘸酱,我个人更偏爱螺肉及响螺内脏制作而成的蘸酱,风味浓郁。

支竹火腩焖本港老虎斑中支竹是油炸过的腐竹,火腩是烧肉的油脂部分,这本应是一道重油菜,不过支竹与火腩一个负责出油,一个负责吸油,互相成就,也就形成了现在克制的效果。至于老虎斑,坚持自己的细嫩。

葱爆南澳小管的色彩缤纷,做法上有点像啫啫菜,复合的香气很是热闹。

最后的彩蛋

一直都在做宁波菜的主厨突然开挂了

今年再度蝉联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的寻味江南,他们家老板朱进,最近在一个我说不清楚的地方开了个工作室,里面厨房设备一应俱全,热爱做菜的他可以一个人扎在里面搞这搞那,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有幸成为他首批菜式出来后的试吃员。

所以没有菜单,也不知道菜名,只觉得菜式突破了他店里固有的风格,比如传统宁波菜里的十八斩,特意增加了一个现场浇汁的程序,顿时就高级了。朱进的解释是经过“十八斩”后的蟹块小、容易入味,现场浇汁能更好地把握口味,让腌制过的膏蟹咸淡相宜。但我私下觉得吧,他应该是调制出更复杂的酱汁,打算以此来“求关注”,哈哈哈!

另一个酱汁优秀的是鲳鱼,按照米其林星级主厨的手法,将鲳鱼肉拆骨,鱼肉微曲成卷,浸润于火焰色的汤汁里,外浓里鲜。

当季的舟山梭子蟹,切成块状干炒,包含着手剁肉末和其他香辛料的配料非常复杂,有川菜的麻辣和云南的菌香,同时留着宁波菜的自然咸鲜。摄影大哥手疾眼快将蟹盖夹到面前,然后舀一大勺配料,蟹黄混合着配料,之后每次吃梭子蟹,他都会提起这一蟹盖里的精彩。

炫技部分安排了叉烧鲍鱼,没有烤箱,那就用喷枪,猪网油经高温炙烤后在鲍鱼表面形成丰腴的肉感,焦香之下是鲍鱼富有弹性的海味。

工作室目前对老客人开放预订,定位到同协路的“横塘景苑”,再往里走几步,傍晚的景致也不差,还能看到路过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