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人民法庭在党委领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司法职能,协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调解组织等,参与“行业矛盾行业调、专业纠纷专业解”的解纷格局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做实指导专业性行业性调解职能”典型案例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九),江西法院一案例入选。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第313号
江西省青云谱法院城南人民法庭
多元共治构建三道防线
护航建材行业健康发展
江西省青云谱法院城南人民法庭辖区建材市场规模庞大,年交易额超百亿元。城南法庭针对建材买卖合同纠纷“增量快、标的大、认定难”等特点,构建全链条建材领域解纷机制,2024年涉建材纠纷收案同比下降22.32%。
一
多方联动、风险预控,
筑牢前端防线
一是党建引领树品牌。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建设,打造“城南商驿”党建品牌,组建“党员先锋+专业法官+调解员”团队,整合普法宣传和纠纷化解资源,惠及商户千余家。二是制定标准促规范。与行业商协会联合制定交易指引,细化产品质量标准、验收流程、争议处理等操作规范,发放调查问卷及合同范本等资料2000余份。开发惠企小程序,内嵌合同模板、风险提示、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功能,推动交易流程标准化建设。三是联动预警防风险。法官定期实地走访与商户随时按需联系相结合,实现重点纠纷快速“会诊”,常见纠纷有效“预防”。
二
多元调处、司法赋能,
强化中端防线
一是创新平台拓展服务通道。成立建筑行业链司法护航中心,组织开展法治讲座10次,化解各类上下游企业矛盾纠纷170多起,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节省诉讼成本120余万元。二是专业调解提升解纷效能。充分发挥行业商会调解作用,邀请商会负责人、企业家加入调解员队伍,坚持“专业问题专业解、群体矛盾系统调”,建立“行业调解员+法官”协同调解机制。三是司法确认赋予调解效力。推广“调解协议同步司法确认”模式,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调解协议后,商户可通过线上或线下申请司法确认。2024年辖区申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数同比上升89%。
三
机制创新、促推治理,
巩固后端防线
一是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完善联席会议、联络协作、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出台《“法院+商会”诉调对接工作实施细则》,制订《关于共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合力为企业解忧纾困。二是协同联动靠前解纷。充分发挥市场管理方、行业商会沟通联系商户的优势,畅通纠纷和诉求反映渠道,多方联动,现场协调,“企业说事、商会说理、法官说法”,提高解纷质效。三是数据支撑促推治理。结合行业高频纠纷,制作“证据留存清单”,指导商户建立交易过程全周期风控体系。创建建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数据库,动态分析交易主体分布、违约原因、高发区域等信息,形成研判报告报送上级法院和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