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周口医者张宇:以善为灯,守护心血管健康三十载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玉坤通讯员刘进才

在周口的医疗领域,有这样一位心血管疾病诊疗专家,他深耕行业三十载,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用温暖的坚守诠释医者仁心,他就是周口东新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宇。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记者走进周口东新医院,见到了医者张宇。

深耕专业:以进修为阶,筑牢技术根基

作为一名深耕心血管领域的医生,张宇始终将“精进医术”作为职业追求的核心。拥有本科学历的他,从步入医学领域之初,便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为了让自己的诊疗技术更贴合临床需求,更紧跟行业前沿,他两次主动踏上进修之路,只为从行业泰斗身上汲取经验,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008年至2009年,张宇前往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师从心血管主任李凌教授。在这一年里,他扎根临床一线,认真学习李凌教授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中的独到思路,从病例分析到手术实操,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这段进修经历,让他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知,也为他后续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张宇并未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探索心血管疾病康复领域的新方向,他再次启程,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师从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欧亚科学院院士胡大一教授。两年的进修时光里,他白天跟随胡大一教授参与诊疗、查房,记录每一个典型病例的诊疗方案;晚上则泡在图书馆,查阅国内外最新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文献,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断融合。正是这段宝贵的经历,让他积累了大量疑难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经验,更对心脏康复领域有了全新的理解,为他后续组建心脏康复中心埋下了伏笔。

如今的张宇,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不仅成为了副主任医师,更肩负起多项重要的学术任职——全国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心脏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老年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这些身份,既是行业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他持续深耕心血管领域的动力。

履职担当:以实干为笔,书写医者答卷

从进修归来后,张宇便将所学付诸实践,在周口的医疗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医者故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淮阳县人民医院)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在这里,他从一名普通医生做起,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出色的诊疗技术,逐渐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

2014年,张宇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担任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科室主任。任职的5年间,他不仅要负责日常的诊疗工作,更承担起了“组建心脏康复中心”和“发展心脏重症学科”的重任。当时,心脏康复在周口地区尚未普及,很多患者在接受心血管疾病治疗后,缺乏科学的康复指导,导致病情反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张宇带领团队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自己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到的康复理念,制定了一套适合本地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从康复评估到运动指导,从饮食建议到心理疏导,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

与此同时,他还着力推动心脏重症学科的发展,完善重症监护设备,优化急救流程,提高科室对急危重症心血管患者的救治能力。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不仅成功为众多患者提供了优质的诊疗服务,更在临床科研领域取得了亮眼成绩——他牵头的临床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两项,同时,他还结合临床实践,发表国家级论文8篇,用科研成果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推动科室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2020年,张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选择——加入周口东新医院(原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继续担任心内科主任。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这家医院时,他的回答朴实而真诚:“我来这里,不是因为医院规模有多大,而是被医院‘尽善心、行善心、结善缘’的文化深深吸引。这样慈善的办院宗旨,和我‘以患者为中心’的行医理念不谋而合,让我行医的根能深深扎入这片泥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者仁心:以坚守为暖,守护患者安康

在同事眼中,张宇是“拼命三郎”;在患者心中,他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自从医以来,他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

“每天早起7点必须到岗”,这是张宇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总能准时出现在科室,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一天的诊疗工作做好准备。在他看来,“早到岗一分钟,就能多掌握一点患者的情况,多一份安心”。

除了早到岗,“一天3次查房”更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早上查房,他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睡眠、饮食情况,查看检查报告,调整治疗方案;中午午休前,他会再次来到病房,看看患者是否有不适,叮嘱护士注意事项;晚上下班后,他不会立刻离开,而是会最后查一遍房,走进每一个病房,和患者聊聊天、拉家常。“张主任一点架子都没有,每次查房都会跟我们唠几句,问问家里的事,就像亲人一样”,一位患者这样说道。

而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位76岁老太太的故事。这位来自周口淮阳的老太太,手里拄着拐杖,专程来到医院10楼的医生办公室找张宇。原来,15年来,只要身体不舒服,不管是哪个部位的问题,老太太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宇。“我就信张主任,他看病仔细,待人又好,有他在,我心里就踏实”。当看到老太太拄着拐杖走来时,张宇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把老太太领到办公室,耐心地询问病情,细致地为她检查。这份跨越15年的信任,不仅是对张宇医术的认可,更是对他医德的最好见证。

从初入医坛的青涩,到如今独当一面的专家;从专注诊疗技术的提升,到心系患者的每一个需求,张宇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了“医者”二字的重量。在周口东新医院“尽善心、行善心、结善缘”的文化滋养下,他依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与康复的道路上前行着,用自己的专业与温暖,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