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分子” 郁闷坏了!原本台军还想和大陆打巷战、打算决一死战,没成想,中国大陆给台独分子亮出了 “无人机”“机器狗”。 两岸关系进入高度紧张期,中国大陆持续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重点发展无人作战系统,以应对复杂战场环境。台湾当局则加强防御准备,强调利用岛内城市地形开展抵抗。台军年度汉光演习多次模拟城镇作战场景,部队训练内容包括构建街区掩体和设置狙击点。2024年汉光40号演习中,台军整合陆海空军力,突出不对称作战理念,采购美制武器如标枪导弹和毒刺导弹,提升地面部队机动性。退役军官分析指出,台湾战机升空时间长达6分钟,而大陆火箭炮可在2分钟内覆盖机场,导致空中力量难以发挥。台军因此转向地面持久战思路,依赖高楼密集区作为天然障碍。岛内舆论宣传这种策略能消耗大陆部队资源,争取外部援助时间。军方还组织民防演习,训练民众参与辅助防御。这样的布局旨在弥补装备差距,但大陆无人装备的出现开始挑战这一假设。 大陆在2024年中柬金龙联合演习中首次公开展示军用机器狗,引发国际关注。演习期间,两款机器狗亮相,一款为侦察型,重约15公斤,能自主规划路径并避开障碍,执行快速搜索任务。另一款为战斗型,负重能力达80公斤,背部安装自动步枪,通过士兵遥控操作。视频显示,这些装备融入城市攻防模拟,机器狗在复杂环境中前进,提供实时情报反馈。结合无人侦察机,形成空地协同体系,无人机从高空锁定目标,机器狗则地面突进压制。央视报道强调,这种组合减少士兵暴露风险,同时提升作战效率。东部战区训练画面中,类似战术机器人嵌入巷战环境,演示攀爬和射击功能。这样的展示直接针对传统城市战弱点,抹平地形优势。 机器狗在战场上的多功能性超出预期,不仅限于侦察,还能充当火力点或诱饵。演习中,它们趴伏伪装吸引火力,随后无人机引导反击。地面装置机动性强,能跳跃沟壑或穿越废墟,枪管保持稳定瞄准。人民解放军强调系统化优化,远程控制结合人工智能,确保在干扰环境下执行任务。尽管初期存在信号传输距离限制和续航问题,但通过迭代升级,这些短板逐步解决。2024年联合利剑演习中,大陆出动多型无人机和火箭军,围台行动展示快速压制能力。台军原计划依赖复杂巷道设伏,现在面临无人装备先行识别的局面。岛内部分军官承认,这种转变让防御假设难以成立。国际专家指出,解放军在无人化领域领先,规划到2030年实现地面平台智能化。 2025年7月,大陆商务部宣布对台湾8家军工企业实施出口管制,针对导弹芯片和通信模块,影响岛内半导体供应链。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库存仅剩6周,凸显依赖性。同期,20架大陆战机伴随舰艇巡航台海,雷达监控加强。NASA卫星图像显示,大陆增强监测力度。这些举措与无人装备展示相呼应,形成综合威慑。台军汉光41号演习于4月启动,计算机辅助指挥所推演突出城镇防御,但面对大陆科技,效果受限。退役将领张延廷表示,大陆战机质量碾压,台湾雷达难以捕捉隐形目标。岛内采购F-16V战机,但J-20等大陆机型占据优势。无人系统进一步放大差距,机器狗集成高功率激光,提升后勤支持。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7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