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侵袭! 最近这段时间,济南不少朋友可能都遇到了一位不请自来的“麻烦邻居”—

赵先生呀 2025-09-30 12:07:27

隐翅虫侵袭! 最近这段时间,济南不少朋友可能都遇到了一位不请自来的“麻烦邻居”——隐翅虫。它们体型不大,悄无声息,却有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号:“飞行的硫酸”。不少人在不经意间拍打或压到它,皮肤上很快就出现了红肿、水疱,甚至溃烂,又痛又痒,苦不堪言。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最近因此就诊的患者比往常多出了一倍。科室副主任李颖医生介绍,隐翅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处理它的方式。它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一旦虫体被拍碎,毒液溅出,就会引发急性皮炎,医学上称为“隐翅虫皮炎”。 那种感觉,李医生形容为“明显的刺痛或灼痛”,伴随瘙痒,皮肤上出现清晰的红斑、水肿,严重时还会有密集的小水疱、脓疱,甚至糜烂。如果反应剧烈、皮损范围大,有些人还可能发烧、头痛,或淋巴结肿大。 那么,如果不小心“中招”,该怎么办? 第一步,千万别乱! 毒液是酸性的,所以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好配合肥皂水或温和的碱性溶液,尽可能稀释和冲走毒液。这是阻止伤害进一步扩大的关键。 第二步,科学处理,别乱抓! 冲洗后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帮助舒缓红肿;如果反应比较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切记——不要抓挠,否则可能加重皮损或导致感染。一旦出现破溃感染,就需要加用抗生素软膏。 第三步,及时判断,该去医院就去! 如果瘙痒难忍,可以口服抗过敏药;而一旦发现局部炎症严重,或伴有全身不适,比如发热乏力,那就别犹豫,尽快就医才是明智之选。 隐翅虫虽小,带来的困扰却不小。关键在于:遇到它,别徒手拍,轻轻吹走或抖落为妙。多一点认识,多一点冷静,这个秋天,我们都能更安心地与自然相处。

0 阅读:10
赵先生呀

赵先生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