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印度的后天,不是核武器没用是普京不用。中俄印应利用地缘优势团结奋斗才能战胜西方和美国,现在美西方利用计谋想各个击破。 俄罗斯今天的困境对中国和印度来说无疑是一面镜子,俄罗斯不是没有核威慑,不是不强大,而是在应对西方围堵时,身边缺少真正可以依赖的战略伙伴。 单靠一国之力,无论拥有多强的军力和资源,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进行的舆论攻势、科技封锁、金融制裁,还是会感到捉襟见肘。 过去一年里,西方对俄的制裁越收越紧,俄罗斯虽然坚挺下来,但经济和社会压力都非常大。 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其实和俄罗斯有相似之处,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印太战略”为旗号,拉拢东亚、东南亚以及印度,构建包围圈,逼近中国的地缘空间。 科技、贸易等领域持续脱钩,芯片、高科技产业环节上处处设限,每当中美关系出现波动时,西方媒体就会不断炒作敏感议题,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提出质疑。 因此如果只是独自应对外部压力,一旦联盟和朋友圈建设没有跟上,就很容易陷入被动。 这几年中国和俄罗斯加强了协作,“一带一路”等项目也在深入推进,中俄印三国本身都在全球范围具备重要影响力。 可惜西方国家非常善于各个击破,通过制造各种矛盾,搅动中印边界摩擦,炒作俄罗斯和中国经济的“分歧”,甚至在多边舞台上制造对立。 中俄印都在寻求合作,但现实中临时性的利益分歧还不少,导致三国之间始终难以形成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印度在俄乌战争中维持中立,一边保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和武器合作,一边又和西方发展经贸往来,看似“左右逢源”。 但近一年印度的处境也日益复杂,美国和欧盟在关键领域加征关税,对印俄能源合作提出批评,甚至在高科技、互联网市场进行限制。 印度表面上保持自主,但如果被西方逼到夹缝,缺乏真正能够信赖的外部支持,就可能陷入被动。 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单靠各自的力量去对抗西方长期的遏制,压力都难以想象。 如果能够像俄乌战争初期那样,三国在能源、科技、粮食、货币结算等方面形成合力,互为支撑,对冲西方体系的制约,情况就会不一样。 尤其是在全球制造业、市场、资源和技术链条日益交错的今天,各自独立发展早已不现实。 美国和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分化欧亚大国,在各种国际场合上制造中印矛盾,拉拢印度牵制中国,在能源价格、金融投资等领域不断推动对俄的高压政策。 西方明白,只要中俄印形成战略协作,亚欧大陆的巨大市场、人口和资源将冲击现有格局。 美西方的分化手段,看起来或明或暗,但目的无非是削弱欧亚大国联合产生的整体效应。 如果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无论拥有什么牌,中国、俄罗斯、印度都有可能被套路拖入局部困境甚至战略消耗战。 而三个国家如果能从更高的地缘安全和共同发展利益出发,主动推动协作,展开更实质性的产业互补、全球治理合作、区域安全互动,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还可引领欧亚乃至全球秩序向着多极化迈进。 现在的全球变化太快,新兴大国只有用历史眼光把握好彼此间的战略机会,尽最大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对立和分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互利共赢、长期发展上,才能守住底线、争取主动。 俄罗斯今天的冲突和孤立,并不是单一国力或武器所能解的难题,中国和印度都应以此为鉴。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俄“反侵略”之战即将打响,普京签下总统令,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9月29日,普京
【54评论】【1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