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美国的伊朗总统,一顿操作却空手而归,“引咎辞职”已经进入倒计时?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近日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四处奔走,希望阻止联合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9月24号,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佩泽希齐扬先亮了招。他手里拿着伊朗履行核协议义务的文件,对着各国代表把立场讲得明明白白:“伊朗从来没打算造核弹,以后也不会,这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早就定好的调子。” 同时他也没绕弯子,直接把矛头对准美欧,说现在的麻烦都是“那些先违反承诺、还退出伊核协议的国家搞出来的”,还提到6月份美国和以色列炸伊朗核设施的事,称这是“明着违反国际法”。 他本来想靠这番话争取点国际同情,可美欧那边根本没被说动,该坚持的立场一点没松。 联大发言结束后,佩泽希齐扬没歇着,马上扎进了双边磋商里。他的团队先找了俄罗斯、中国这些盟友的代表,想让他们支持反制美欧的提案;紧接着又跟法国、德国的外交官见了好几次,掏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记录,想证明伊朗一直都在配合。 就在这期间,美国通过阿曼这个中间方,给伊朗递了个谈判条件:让伊朗把手里的浓缩铀全交出来,换三个月的“制裁暂缓期”。 佩泽希齐扬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说“这绝对不能接受,简直是在侮辱伊朗的主权”。 不过外交能不能成,最终还是要看安理会的投票结果。9月19号,安理会先对一份延长制裁豁免的决议草案投票,美国、英国、法国等9个国家都投了反对票,决议没达到通过的门槛,直接黄了。 佩泽希齐扬团队没放弃,又推动中国和俄罗斯在26号提交了新草案,想把伊核协议和制裁豁免再延长6个月,留够谈判时间。可这次还是没成,反对票照样太多,草案又被否了。 9月27号晚上8点,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正式确认,安理会2006到2010年通过的六项涉伊制裁,全都重新生效了。欧盟也紧跟着表态,说之前解除的那些核相关限制措施,现在全要重启。 那时候佩泽希齐扬还在纽约,面对记者镜头他尽量装得镇定,说伊朗“早就为制裁重启做好准备了,绝不会被逼着屈服”,但眼神里的累藏不住,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外交失利的沮丧。 当天他就结束了所有行程回国,这几天连轴转的外交忙活,最后还是落了个“空手而归”。 之后就有传言说“佩泽希齐扬要引咎辞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但这话压根没什么实锤。从目前能查到的可靠信息来看,到9月30号为止,没有任何伊朗官方媒体,也没有靠谱的外国媒体报道过他要辞职的消息。 反而佩泽希齐扬一回国,就直接在梅赫拉巴德机场开了记者会,当场部署应对制裁的国内措施,还强调会靠跟金砖国家的合作,还有国内民众的支持扛过去。 而且从伊朗宪法来讲,总统要辞职得走一套严格的流程,辞职后得由第一副总统临时接权,还得在50天内组织新选举,现在连一点符合这个流程的迹象都没有。 其实这次外交没成功,不是佩泽希齐扬不够努力,而是美欧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已经大到没法调和了。 欧洲那三个国家说伊朗把铀浓缩丰度提到了60%,离能造武器的级别就差一步,这完全违反了伊核协议的承诺;美国这边,特朗普第二次当总统后又捡回了“极限施压”的路子,根本不打算妥协。 制裁重启后,伊朗已经拿出了反制的办法。伊朗外交部28号发了声明,骂美欧“滥用争端解决机制,恢复制裁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还宣布把驻英国、法国、德国的大使都召回国商量对策。 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也放了话,说伊朗要暂停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还有些议员甚至提议要讨论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还专门跟革命卫队总司令碰了头,强调军队“已经做好准备,能应对任何侵略”。 虽说佩泽希齐扬这次外交没达到目标,但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他在联大的发言,至少稳住了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立场;而且他拒绝美国不合理要求的态度,也让国内的强硬派多少认可了他。 分析人士说,现在伊朗领导层更倾向于“维持现状”——不打仗、不签新协议,但也不彻底断了谈判的零星接触。在这种策略下,佩泽希齐扬作为能平衡各方的温和派代表,短期内应该还能保住总统的位置。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