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抽动症的孩子,这件事一问一个准! 行医40年,接诊过太多抽动症孩子,每

灵松谈育儿 2025-10-01 12:47:10

我发现,抽动症的孩子,这件事一问一个准! 行医40 年,接诊过太多抽动症孩子,每次问诊我都会多问一句:“孩子是不是一紧张、累着,或者被提醒别抽了,眨眼、耸肩这些小动作就会变多?”  十有八九的家长都会点头:“您怎么知道?上次考试前,他挤眼挤得眼皮都红了,说他两句反而更严重!” 每次听到这,我都忍不住想跟家长们多说几句—— 其实这不是孩子 “故意捣乱”,而是抽动症的一个关键特点:情绪波动、外界压力会直接加重症状。 很多家长一开始没在意,觉得孩子只是 “坏习惯”,要么厉声纠正,要么反复提醒,结果反而给孩子添了紧张,让抽动越来越频繁。 除了“紧张时加重” 这个典型表现,抽动症的孩子还常伴有这些情况: 要么特别容易烦躁,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摔东西; 要么睡眠不踏实,晚上翻来覆去,还爱做噩梦; 有的孩子还会说“心里发慌”,上课坐不住,注意力总不集中。 这些其实都是“肝风内动、心神不宁” 的信号 —— 孩子肝气本就偏旺,紧张、压力又像 “柴火”,把肝风越烧越旺,才让抽动停不下来;而肝气扰心,自然睡不好、情绪差。 要是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别先急着“纠正” 或指责,更别盲目给孩子贴 “不听话” 的标签。可以先试着做两件事: 少提“抽动”:别总说 “别眨了”“别耸肩”,越提醒孩子越紧张,不如 “装看不见”,多陪他玩会儿积木、聊点开心的事,帮他放松; 观察诱因:看看孩子是不是每次考试、被批评,或者熬夜后抽动加重,找到诱因后尽量帮他避开,比如提前帮孩子疏导考试压力,保证每晚9 点前睡觉。 如果孩子抽动频繁,比如每分钟都在眨眼、耸肩,甚至影响上课、社交,一定要及时带他找专业大夫辨证调理—— 抽动症早干预早好,别等孩子因为别人的议论变得自卑、内向,再着急就晚了。 家长们记住:抽动症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 “坏习惯”,而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焦虑,找对方法慢慢调,孩子才能更快好起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