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碗藏200年能变古董?藏家戳破真相:这才是值钱的关键 前几天收拾厨房,对着刚

欢乐马儿 2025-10-01 16:47:17

把碗藏200年能变古董?藏家戳破真相:这才是值钱的关键 前几天收拾厨房,对着刚用三年的陶瓷碗突然走神:要是把它仔细包好,锁进保险柜,等两百年后传给子孙,是不是就能变成值钱的古董?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懂行的老藏家泼了冷水:“别费劲了,有些碗放一千年也值不了一顿饭钱。” 这话绝非夸张。收藏圈早有定论:年代只是古董价值的门槛,绝非通行证。就像商周青铜器值钱,是因为它们见证了早期文明的工艺巅峰;汝窑瓷碗能拍天价,核心在于传世量不足百件,还承载着宋代的审美精髓。可咱们现在用的碗呢?大多是化工土烧制、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品,一窑就能出上千个,存世量堪比沙子,谈何稀有? 更关键的是工艺与材质的天壤之别。老瓷碗有柴窑烧制的自然缩釉点,釉面经百年氧化会透出温润的“宝光”,胎土里还留着古代手工淘洗的颗粒感。而现代碗用的化工土洁白无杂质,釉料是工业配方,敲起来声音发钝,透光性差得远。这些细节差异,就是“古董”和“老物件”的分界线。 藏家还说过个真实案例:有人花几十万收了堆“清代民间碗”,结果专家一看全是普通民窑货,工艺粗糙、存世量极大,最后连鉴定费都没赚回来。这正好戳中了收藏圈的陷阱——太多人把“老”等同于“贵”,却忘了古董的核心价值是历史文化与工艺的结晶。 不过话说回来,把碗好好保存两百年,真的毫无意义吗?未必。就像那些被珍藏的老式手表、旧相机,值钱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背后的家族记忆。或许两百年后,子孙拿着这只碗,想到的不是它值多少钱,而是祖辈曾用它盛过三餐、熬过岁月,这份情感传承,可比古董的标价珍贵多了。 你家里有没有特意保存的“老物件”?是觉得它会升值,还是因为藏着故事?评论区聊聊~

0 阅读:3
欢乐马儿

欢乐马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