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拜会夏瀛洲上将后,表态出现变化。她明确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人就是中国

鉴清评趣 2025-10-01 17:47:45

郑丽文拜会夏瀛洲上将后,表态出现变化。她明确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她早年曾是绿营重点栽培的“台独派”骨干,甚至在核三公投场合喊出过激言论。但2015年前后,她的立场发生180度转变。在黄光芹的电视节目中,她直指“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更抛出“不承认中国人身份就推翻宪法”的论断。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台湾社会对民进党“去中国化”政策的强烈反弹——当教科书删除中国史内容、街头招牌刻意简化汉字时,越来越多民众开始质疑:这样的“台湾主体性”,究竟是独立还是割裂? 夏瀛洲的背景为这场会面增添厚重感。这位87岁的山东籍退役将领,2011年曾以“中国军队”定义两岸武装力量,引发绿营名嘴集体围攻。 但他始终坚持“国统纲领”中的“中国统一”论述,甚至公开痛斥“去中国化”是“数典忘祖”。当郑丽文选择在国民党主席选举关键期拜会夏瀛洲,并特意选择在其书房的“中国人”墨宝前合影时,政治信号已不言而喻。 据知情人士透露,会面中夏瀛洲向郑丽文强调:“国民党若再回避‘中国’二字,迟早被民进党彻底边缘化。”这句话显然戳中了郑丽文的痛点。 她在社交媒体发文时特别提到,与夏瀛洲讨论了“如何让中间选民认同宪法一中”,并直言“民进党把筹码全交给美国,迟早被出卖”。这种将反“独”与批判美台勾连结合的论述,精准切中了台湾民众对过度依赖美国的隐忧。 郑丽文的表态绝非孤立事件。就在会面前一周,台“国安会”前副秘书长杨永明公开支持她竞选党主席,并批评国民党“缺乏格局”。这种来自统派阵营的集体发声,折射出蓝营内部对路线调整的迫切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明确支持“九二共识”的选民占比达58%,但国民党得票率却低于民进党。症结在于,蓝营既想吸引中间选民,又不敢彻底否定“台独”论述,导致立场模糊。 郑丽文的策略显然是打破这种僵局。她提出“将统一写入竞选纲领”,并强调“台湾就是中国的一个省”,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述,在年轻选民中引发两极反应。 支持者认为“终于有人说真话”,反对者则指责其“绑架民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言论让“宪法一中”从学术讨论变为选举议题,迫使其他候选人不得不表态。 这场政治转向的背后,是两岸关系与岛内民意的双重作用。根据台湾“中研院”2025年民调,63%的民众认为“两岸统一是必然趋势”,但仅有37%支持“立即统一”。 这种矛盾心态,正是郑丽文“反独促统”论述的市场所在——她既强调“中国人”身份认同,又提出“通过民生合作逐步推进统一”的务实路径。 夏瀛洲的参与则为这种论述注入权威性。作为参与过两岸军事交流的退役将领,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两岸军队都是中国军,这是历史事实。”这种来自军界的统派声音,在民进党长期渲染“大陆威胁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当郑丽文在合照后说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时,她或许已意识到,这句话不仅是个人立场的宣示,更是在为国民党开辟一条新路——一条既不回避“中国”认同,又能争取中间选民的中间道路。至于这条路能否走通,2026年县市长选举和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是关键检验。 这场会面引发的讨论仍在持续。有人质疑郑丽文“作秀”,也有人称赞她“有勇气”。但无论如何,当一位曾经的“台独派”人物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时,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台湾,承认中国人身份已不再是禁忌。 那么,对于这件事,您如何看待这种政治立场的转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