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地方国资集中卖房如期而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已有北京、成都、昆明、南京、广州、佛山、烟台、聊城、淄博等城市的国资公司挂牌转让房产,项目以住宅为主,也有部分商厦、店铺和车位。挂牌金额基本以数千万元起步,转让底价合计达数亿元的也有多笔。 地方国资此举或能拯救部分沉睡资产,化解地方财政债务压力,但大量房源拥挤入市,对二手房市场势必造成阵痛,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也让购房刚需群体难以实现捡漏。 央企、国企的“去地产化” 集中转让房产的国资公司,都在或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去地产化”。 有的本身开辟有房地产业务板块,将以往开发项目的剩余房源和出租房产予以出售,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流动性压力,比如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成都铁路兴达建筑公司等。 有的并无房地产相关业务板块,但因为主业项目的需要购置房产,如今进行转让冀望收回一定的现金流,同时优化资产结构,比如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长江油运置业有限公司、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广州地铁集团等。 库存较高的二手房市场承压 各地二手房市场库存量不断攀升,成交量始终不见大的起色,“以价换量”成为主流,此时国资平台的出让房源大量入市,冲击明显。 强烈的变现意图撞上观望情绪较重的购房群体,并没有达到“双向奔赴”的效果。与以往相比,当前的购房者确实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但也更加谨慎。 一个细节是,地方国资投放进市场的房源,产权清晰,有瑕疵也不掩饰,造成产权纠纷的概率较低,但价格方面优势存疑,转让底价虽大多低于市场价,但价格调整的空间和时间都对购房者不算友好。 化债,依然是主要目的 地方国资集中转让房产,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资产甩卖。因为地方财政化债任务和压力的持续走高,地方国资和城投平台需要以“盘活低效、闲置资产”的名义,尽快卖房变现,充实现金流。 每年都出现的地方国资集中卖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地方国资需要兜底拿地和进行一定的产业配套,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滞重资产,持有和运营的压力都较大,导致亏损,及时予以处置是必然,但如何处置不至于造成较大损失,对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降至更低,非常考验微操水平。 地方国资的闲置房产快速一次性套现确实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但以目前的市场热度和接受度来看,难度较大。 此外,地方国资集中卖房,与地方平台收购二手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其他类型保障房源并不冲突。很大程度上,地方国资陆续推出的入市房源,和国企需要直接下场收购的存量房并不匹配。
地方国资再度集中卖房,市场冲击明显,购房者捡漏不易
数据读城
2025-10-01 21:47:06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