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到个视频,我手都抖了。 俩扎双马尾的初中姑娘, 在便利店聊“成人礼”—

耳钉 2025-10-02 07:21:33

今早刷到个视频,我手都抖了。 俩扎双马尾的初中姑娘, 在便利店聊“成人礼”——不是蛋糕,是和男朋友“做那事”。 她们凑着手机念“攻略”:“让他提前买好那个,就当成人礼”,说话的样子像在聊校门口的珍珠奶茶。我盯着屏幕里晃来晃去的发圈,突然想起上周接 niece 放学,她拽我袖子问:“同学说‘睡过才叫真正恋爱’,是真的吗?”——现在孩子学套路比谁都快,短视频里的土味情话张口就来,可避孕套是“保护工具”还是“恋爱纪念品”,压根没搞明白。 更糟心的是有人把“付出多就得要结果”当真理。楼下小晴哭着说“他说我不爱他才不肯”,我问“你自己愿意吗?”她愣了半天:“不然他会和我分手啊。”这哪是爱?是被拿捏了都不知道。 大人们全慌成一团:家长想开口,怕孩子摔门喊“你懂个屁”;老师想讲生理课,怕被说“教坏学生”;我妈还说“把她锁家里,不让和男生说话”——这哪是解决问题?是把孩子往“越不让越好奇”的坑里推。 好在最近学校开始变招了:邻班搞“模拟分手法庭”,孩子演着演着突然哭了:“原来我之前逼他‘证明爱’,是在伤害他”;还有匿名信箱,有人写“戴套真的能防止怀孕吗?”老师逐条回,字里行间都是“别怕,我帮你”。 可这事儿哪是靠学校就能搞定的?国外早有“亲密关系课”,教怎么分辨控制和爱,咱们还在发“防艾手册”——不是手册不好,是得先教孩子“什么是自己的底线”“不想做的事可以说不”。 视频里的姑娘可能没料到,她们随口聊的“通关攻略”,变成了全社会的“挠头题”。我们总说“孩子还小”,可现在的“小”,早不是我们当年躲在教室后排传小纸条的“小”了。 你们说,下次碰到孩子聊这些,咱该咋开口?是劈头盖脸骂“不知羞耻”,还是坐下来递杯热奶茶说“要不要一起查资料?”评论区聊聊,我等着取经——毕竟,比“教孩子性知识”更难的,是让孩子相信“你愿意站在他那边”。

0 阅读:31
耳钉

耳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