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瘫痪丈夫卷走百万卖房款躲藏五年,检方以涉嫌遗弃罪对男方提起公诉,男方获刑十月,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江苏28岁的导游林静(化名)不幸患上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疾病,最终全身瘫痪,丈夫常某却在她最需要时,哄骗她卖掉婚房并卷走百万房款后“失踪”。人财两空的林静陷入绝境,向南京江北新区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控告常某遗弃。 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获知线索后,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追逃,将躲藏5年之久的常某抓获归案。2024年3月,检方以涉嫌遗弃罪对常某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处常某有期徒刑10个月。办案中,检察官发现林静生活极度困难,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得知林静希望离婚,又启动民事支持起诉,最终于2025年在监狱临时设置的法庭中,帮她完成离婚诉讼。 这起案件中男方获刑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体现了法律对家庭成员扶养义务的强制要求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构成遗弃罪的依据:根据《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本案中,妻子林静因患罕见疾病全身瘫痪,属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丈夫常某负有法定的扶养义务。然而,常某却哄骗妻子卖掉婚房并卷走房款后躲藏五年,对妻子不闻不问,使其陷入人财两空的绝境,这种行为属于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量刑的合理性:《刑法》第261条规定,犯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院最终判处常某有期徒刑10个月,在法定量刑幅度内,属于合理量刑。法院综合考虑了常某的行为手段、遗弃时间长短以及对林静造成的伤害等因素,其卷款躲藏五年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性质较为恶劣,但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判处10个月有期徒刑是合理的。 检察机关的职责履行:检察机关在本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获知线索后,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追逃,体现了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的监督职能,确保了法律的正确实施。同时,检察官发现林静生活困难,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以及得知其希望离婚后启动民事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体现,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 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维护:婚姻关系不仅包含情感因素,还包含着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法律义务。本案通过对常某的刑事处罚,强调了法律对婚姻家庭中扶养义务的保护,警示夫妻双方应履行各自的义务,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成员的合法权益。
妻子瘫痪丈夫卷走百万卖房款躲藏五年,检方以涉嫌遗弃罪对男方提起公诉,男方获刑十月
婚姻家事法观止
2025-10-02 10:50: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