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钱壮飞在长征途中,神秘地失踪在乌江岸边,成为党史上的一桩“谜案”,组

趣史小研究 2025-10-02 23:41:28

1935年,钱壮飞在长征途中,神秘地失踪在乌江岸边,成为党史上的一桩“谜案”,组织苦苦寻找50年仍下落不明!直到1986年,金沙县考证查出真因,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钱壮飞是谁?他可不是普通干部,他是从敌人心脏里掏情报的顶尖高手,周恩来总理亲口说过:“如果没有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 这么一个关键人物,就这么凭空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组织上当然是急疯了,派人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连个影子都没捞着。最终,只能万分悲痛地将他定为“牺牲”。 但这个“牺牲”,一直是个悬案。他到底是怎么没的?几十年来,各种猜测都有。有人说他是在敌机轰炸中牺牲了,有人说他是为了掩护战友掉下了乌江,更有人说他被当地的反动民团给害了。可这些,都拿不出铁证。 这一等,就是50年。直到1986年,贵州金沙县的一项专门调查,才终于揭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秘密。而那个真相,说实话,比任何一种猜测都更让人心痛,更让人意难平。 要说钱壮飞,那真是一个传奇。他本是浙江湖州的富家子弟,多才多艺,画画、书法、演戏、医术,样样精通。1925年入党后,就开始搞地下工作。他最牛的一笔,就是在1929年,靠着自己出色的能力,成功打入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也就是中统的前身。 他的顶头上司,是大特务头子徐恩曾。钱壮飞这个人,办事能力超强,为人又显得很“本分”,不多话,不乱打听,徐恩曾交办的事,他都办得妥妥帖帖。徐恩曾把他当成自己的第一心腹,连自己的小金库都交给他管。你想想,这得是多大的信任? 就这样,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三个人,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最深处,组成了大名鼎鼎的“龙潭三杰”。国民党那边上午刚制定的“围剿”计划,中午情报就已经摆在了中央苏区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案头。徐恩曾那个特务头子,做梦也想不到,他最信任的机要秘书,会是共产党最顶尖的情报员。 钱壮飞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就是1931年营救了整个党中央。 那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这个人,掌握着我党在上海几乎所有的核心机密,包括中央领导人的住址。他一叛变,就叫嚣着“三天内把上海的共产党机关一网打尽”。情况紧急到了极点,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悬崖边上的一瞬间。 要命的是,当时是周六,抓到顾顺章的武汉特务机关一连给南京的徐恩曾发了五封加密急电,可徐恩曾老兄正跑去花花世界快活了,根本不在。当时值班的,恰恰就是钱壮飞! 他看到电报上“顾顺章被捕”的字样,立刻意识到天要塌下来了。他没有慌乱,沉着地把情报通过女婿火速送到上海的李克农手上,再由李克农报告给周恩来。自己则冷静地处理好一切,第二天早上还像没事人一样把电报交给刚回来的徐恩曾,然后才从容撤离。 就因为钱壮飞争取到的这宝贵的十几个小时,周恩来组织中央机关、领导人和相关同志火速转移。等徐恩曾带着顾顺章杀到上海时,所有重要据点都已人去楼空。这一仗,钱壮飞凭一己之力,挽救了党中央,挽救了革命。 他的功绩,怎么说都不过分。 后来,钱壮飞也撤到了中央苏区。他可不是只会搞情报,到了苏区,他照样是全能型人才。他是“神医”,给战士们看病;他是艺术家,设计了著名的“红星奖章”和红军烈士纪念塔;他还是导演,编排的话剧在苏区大受欢迎。 长征开始后,他负责最重要的情报破译工作,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无数关键信息。可以说,他就是中央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盖世的英雄,却没能走出长征。 时间回到1986年,金沙县的党史工作者们为了解开这个谜,走访了无数当地的老人。通过一点点的线索拼接,一个令人扼腕的真相浮出水面。 1935年3月底,红军大部队在乌江北岸遭到敌机轰炸,部队被打散。钱壮飞在混乱中与大部队失联。他孤身一人,拖着疲惫病弱的身体,想尽快追上队伍。天黑时,他饥肠辘轆,走到一户人家想讨点吃的,顺便问问怎么过江。 他哪里知道,自己走进了一个狼窝。这家的户主叫黎丛山,是当地的一个恶霸。他看到钱壮飞虽然衣衫褴褛,但身上挎着一个黄布包,还别着手枪,顿时就起了歹心。 黎丛山假意热情,说可以带他走小路去江边。钱壮飞当时一心只想着追赶部队,没有过多怀疑。黎丛山把他骗到一处叫“梯子岩”的险峻悬崖边,指着下面说路就在那。就在钱壮飞探头查看路线的一刹那,黎丛山从背后猛地将他推下悬崖,之后还搬起大石头往下砸,直到确认他没了气息。 随后,这个恶霸抢走了钱壮飞的手枪和包裹。我们这位在刀尖上跳舞、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英雄,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惨死在了一个地痞无赖的手里。 后来,当地同情红军的群众,悄悄将他的遗体就地掩埋。解放后,人们为这座无名红军墓立了碑,但一直不知道里面埋的是谁。直到金沙县的调查组找到了关键人证,并在一位群众家中,发现了当年从这位遇害红军身上找到的工作证,一切才真相大白。 这个结局,真的让人五味杂陈,唏嘘不已。

0 阅读:326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