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实(1915—1938)蓟县门庄子村人(今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门庄子村),一位

史迹奇闻号 2025-10-03 00:05:50

王崇实(1915—1938)蓟县门庄子村人(今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门庄子村),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年轻共产党人,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那个时代无数爱国青年为民族解放奋不顾身的真实写照。[祈祷][祈祷][祈祷] 王崇实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一位深受五四新思想影响、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教师。他自幼聪慧,酷爱文学,十三四岁便开始创作童话、小说和诗歌,作品如《麦田里的风波》等,流露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他的表哥、蓟县早期党员李子光经常给他讲述革命故事,在他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师大附中就读的王崇实满腔热血,立即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积极组织抗日活动,因此被学校开除。 辗转至唐山赵各庄煤矿中学后,他于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18岁。 因继续革命活动再次被开除后,党组织派他到林西、古冶一带矿区从事工人运动。没有收入来源,他就以拾煤核、做小工为生,和工人们一起组织反抗日本侵略者和资本家的罢工斗争。 1936年,王崇实受党组织委派回到蓟县,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足迹几乎遍及蓟县城乡,为抗日武装暴动做准备。1938年4月,23岁的他被任命为中共蓟县县委书记。 同年7月,冀东抗日武装暴动爆发,王崇实与同志们迅速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并担任政治主任。他率领部队先后攻克了邦均、上仓等集镇,并于7月底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攻克了蓟县县城。8月16日,他又率部配合友军攻克了玉田县城。 1938年8月16日或17日(不同资料记载略有出入),王崇实在率部返回蓟县途中,于别山镇与日军遭遇。为掩护被围部队突围,争夺制高点时,他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吸引敌人火力,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 他曾在1936年写下诗句:“我有牺牲的精神不可捐...我欲驾驶波浪的大船,满载可怜的同胞,向着光明的所在,进前!进前!” 这成为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他的墓碑矗立在天津盘山烈士陵园中,供后人瞻仰缅怀。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0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